圖/文 本刊記者 武敏 曾國榮 編輯/王文竹 責編|李歆
貴州黎平縣三龍侗寨,
這是一個古樸秀麗的地方,
保留着原生态的風土人情,
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最讓人難忘的,是這裡的“人間風味”。
三龍侗寨 蘇科偉 攝
在這裡,有一個約定成俗的規定,那就是在端午節前,黎平縣三龍侗寨的稻田必須要插完秧,這叫“關秧門”。
三龍侗寨的村民,要趕在端午節前把秧苗栽種完畢,這是村約
據《古歌》所述,自三龍吳氏祖公定寨“薩蘭”取名“山洞”(今三龍,地名,現三龍男女老少都在此地“踩歌堂”)以來,三龍族群便早已在此繁衍生息,之後陸續有外姓投奔,逐漸發展成為如今三龍的大寨子,人稱“三順項”,即:九龍、中寨、羅寨。
三龍侗寨的侗族建築風雨橋是村民勞作和休息的地方,這一天,村民都在趕着插秧,橋上空無一人
今年64歲的村民依然身強體壯,下田插秧,趕在端午前把秧插完
很早以前,三龍侗寨的先民就開始利用沼澤地種植糯稻,沼澤地“生機勃勃”,有微生物、植物、動物,它們“相克”而又“相生”,一切也和諧而延續着——于是“稻魚共作”,成為三龍古老栽培體系的延續。
在稻田裡養殖稻花魚,在插秧這天捉幾條上來,就地在田埂邊上燒烤,那香味四溢,别提多鮮美了
糯米和寓意吉祥的喜蛋,制作成特殊形狀的美食
除了稻花魚這樣的美食,還有侗族人祖祖輩輩喜食的糯稻。端午節到來,侗寨人家中也會制作粽子、糯米粑粑等傳統的食物
三龍侗寨也被稱為“歌窩”
村民吳成英今年插了3多畝水稻,估計可收成2000多斤水稻 。圖為她把剩餘的秧苗拿回家喂豬。
三龍侗寨依山傍水,四面青山環抱,溝深谷幽,峰嶺綿延,山林蔥翠,古樹參天,清澈的三龍河貫穿全境,由于良好的生态環境和傳統農耕習慣,一直以來村民很少使用化學農藥。
三龍侗寨一角
侗族大歌在這裡傳唱着
今年66歲的村民吳全花種了5畝水稻,還在田埂上種些蔬菜
栽秧、種菜,養雞、鴨、魚,惬意的田居生活
這裡的村民背朝山、面朝稻田,風雨橋建在田中央,生活很是惬意。等到稻穗金黃、稻谷飄香的季節,再到三龍侗寨的田間“逮”魚,品米酒,聽侗歌,放肆地撒一次野,這才是向往的生活。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 ▼
歡迎訂閱雜志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