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赤鐵礦,大家轉眼就明白了,不就生鏽的鐵嘛!生活中,太常見了,裸露在空氣外側的鐵,在空氣中的氧和水分的,氧化反應下,不用多久,堅硬的鐵塊就變得鏽迹斑斑。所以,聰明的人們,總會給它抹上一層保護漆,直接隔絕了水分和氧氣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它就沒那麼容易生鏽了!
但最近,随着我們在外太空的探索的步伐,日漸增加,無論是月球、火星甚至遙遠的太空,我們也多了一些認識。可讓很多月球愛好者、太空迷困惑不解的事實就是,為何科學家會在我們的近鄰——月球上,竟然發現了大量的赤鐵礦呢?
不是說好了,月球上除了兩極,基本沒有空氣,各種形态的水分,也幾乎絕迹。沒有這兩樣東西,它哪來本事,去被氧化“生鏽”呢?
對于,這樣的科學難題,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科學家李帥,給出了權威的答疑:這咋一看,确實讓人很費解,但若是考慮到月球身處複雜而可怕的環境,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不同于地球、火星,還有自己的大氣,被剝得光溜溜的月球,直接遭受太陽風的轟擊,大量的電子氫氣流,是極具“破壞力”的還原劑,這種主動饋贈“電子”的行為,讓氧化過程,就變得輕而易舉。
當然,光有催化條件,顯然還不夠,也至少有少量的水、少量的氧分子,月球沒有氧氣,可地球有呀!所以,每當滿月時期,太陽風會一幫到底,因為在這時候,月球也恰好位處地球磁尾,大氣高層中被太陽風搜刮到月球表面去,暫時性它們也具備了氧化劑了......
至于水嘛,月球高緯度觀測,人們已經發現了微量的水分,很顯然,這些少量的水,在時光的沉澱下,數十億年的沉澱,足以讓月球攢下了厚厚的一層層赤鐵礦家底。
這樣的推理,也一個很好的證據,在月球靠近地球的這一端,要比遠地端多,很顯然,這說明了地球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氧氣到達不了,鐵礦就難以生鏽了!
至于這樣的科學模型與推理,是否完全正确,那就有待登月的人們去一一證實了。不過,通過這樣的客觀事實,人們還是能挖掘出很多有趣的信息。
關于不同年代時期,月球的赤鐵礦沉積物,估計仍保留着,地球曆史上不同年代的氧同位素。這些氧同位素,讓我們可追溯到幾十億年前,這對于反推了解我們的藍色星球,關于過去它的大氣演變過程,或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數據與信息。
另外,這一發現,也幫助人們對于月球的發展曆史,有新的一番見解。同時,人們對最關注的富含水分的月球兩極地區,或有更多的新想法!但值得肯定一點,月球表面的演化史,地球一定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這樣有價值的學術觀點,也因此同行們的認可,并獲得了權威雜志《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認可,并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