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學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f.tricolor),二年生草本植物,為結球甘藍(卷心菜)的園藝變種。結構和形狀與卷心菜非常相似,區别在于羽衣甘藍的中心不會卷成團。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蓮座狀葉叢,經冬季低溫,于翌年開花、結實。總狀花序頂生,花期4~5月,蟲媒花,果實為角果,扁圓形,種子圓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園藝品種形态多樣,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葉的形态分皺葉、不皺葉及深裂葉品種;按顔色,邊緣葉有翠綠色、深綠色、灰綠色、黃綠色,中心葉則有純白、淡黃、肉色、玫瑰紅、紫紅等品種。羽衣甘藍在美國非常受歡迎,因為含鈣率是10%,維生素A133%,維生素C134%。
羽衣甘藍為甘藍種的一個變種。其葉片形态多變,遇冷色彩絢麗如花,整個植株形如盛開的牡丹,又被稱為“葉牡丹”。由于其耐凍性強,植株耐移栽,彩葉色澤豔麗且覆蓋面積大,是晚秋至早春園林景觀設計的優秀試材。羽衣甘藍營養成分豐富,含高鈣,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因此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歐美國家有食用栽培曆史,台灣地區近年把它列入蔬菜栽培。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目前已經培育出了數個不同類型的新品種。
賞食兼用型羽衣甘藍為半耐寒性作物,喜冷涼濕潤氣候,耐霜凍。對土壤适應性強,以耕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地為好。
食用
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2月上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上旬收獲。
秋季露地栽培:6月育苗,7月定植,9月至10月底收獲。
秋冬茬保護地栽培:8月育苗,9月定植,11月入冬至翌年5月連續收獲。
觀賞
春季花壇:2月上旬溫室播種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花壇;1月上旬播種,2月上中旬定植到直徑15-20厘米花盆,3月中下旬搬到外面組花壇。
秋季花壇: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育苗,苗齡20天左右定植花壇,10月開始顯色。
長季節花壇: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中旬定植,10月開始顯色。
育苗技術
傳統育苗:苗床選擇地勢幹燥、通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塊。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并篩細的廄肥5-6千克,糞土摻勻後整平床面。播前澆足底水,水滲後把籽均勻地撒在畦面,再蓋0.5厘米細土,在20℃左右的溫度條件下3-5天即可出苗。當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苗距4-5厘米。由于種子比較貴,建議按照4-5厘米見方精量播種。
穴盤育苗:采用128孔穴盤。草炭比蛭石2比1、草炭比蛭石3比1。每立方米基質加入15比15比15氮磷鉀三元複合肥3.2千克, 或尿素1.5千克加磷酸二氫鉀0.8千克。播深0.8厘米左右。播後澆透水。
苗期管理
種子發芽适溫為20℃-24℃,生長适溫為18℃-22℃,夜間10℃-12℃。春季育苗注意保溫,4片真葉後應注意夜間溫度不要長期低于6℃,以免發生先期抽薹現象。
根據苗情噴施50-100ppm硝酸鉀或氮磷鉀複合肥。床土和基質保持見濕見幹,忌大水漫灌。
為防止徒長,在3-4片真葉時可噴施濃度為1000毫克/千克的矮壯素溶液或2500毫克/千克B9溶液,促使幼苗矮化粗壯。
定植
春季苗齡40天左右,4-5片真葉時在上午進行定植。移栽時将真葉下部莖稈全部埋入土中,隻露出葉片。
地栽:每畝施底肥膨化雞糞200千克,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氯化鉀25千克,硼紗0.5-1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小高畦。苗間距為25-40厘米,依品種而異,以觀賞期葉片能蓋住地面而不擁擠為宜,一般圓葉及皺葉類型株幅較小,羽葉類型株幅較大。
盆栽:20%園田土 40%草炭 20%蛭石 20%珍珠岩,每方基質加入複合肥3千克,混合均勻後裝盆。為了減少澆水次數,可加入保水劑1千克/方。選用直徑15-20厘米硬質花盆。
定植後管理
溫度
溫室:白天保持在22℃左右,夜間保持在10℃-12℃。觀賞:發棵期白天保持在22℃左右,夜間保持在10℃-12℃。轉色期夜間保持在7℃-10℃ 。
露地:進入冬季,可在夜間進行簡易覆蓋保溫,延長觀賞時間。
水分
地栽:定植水根據土壤墒情和氣候條件進行澆水。定植後保持土壤濕潤,但切忌過于潮濕。植株不耐澇,土壤水分過多易造成黃葉、下部葉片脫落、生長停滞等現象。
盆栽:定植後澆一透水,以後根據盆内失水情況酌情澆水。
施肥
地栽:定植後20天左右,葉片數6-8片時,追施第一次肥,畝施尿素7-10千克,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5千克。定植後40天根據苗情追一次肥,施尿素1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葉片采收後3-4天,待傷口愈合,澆水追肥,以促進心葉生長發育。
盆栽:緩苗後噴施150-250ppm硝酸鉀或氮磷鉀複合肥溶液。以後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後期噴施50ppm硝酸鉀或氮磷鉀複合肥液。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