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字教堂除了前面的壁畫和名人墓,還有一大看點就是佛羅倫薩最偉大的建築師,文藝複興建築的開創者,布魯内列斯齊設計的帕奇小堂。
之所以把帕奇小堂單獨拿出來寫,是因為它在建築方面的重要性。如果是學建築專業的,一定會有外古建課,而外古建課中一定會講到這個小堂,反而不去講他的主體,聖十字教堂。
帕奇小堂(Cappella dei Pazzi),也稱帕奇禮拜堂或巴齊小堂(禮拜堂),位于教堂南側的一個修道院内,約建于1443年,屬于佛羅倫薩的著名家族——帕奇家族。美第奇家族崛起之前,佛羅倫薩的控制權曾在帕奇家族手中,修建此小堂的目的也是為了展示帕奇家族的财富和地位。1478年,帕奇家族策劃了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内刺殺美第奇家族的洛倫佐兄弟,(偉大的)洛倫佐受傷,他的弟弟朱利亞諾(教皇克萊蒙七世的父親)被殺,不過帕奇家族的父子兩随後也被吊死在韋奇奧宮的窗戶上,帕奇家族其他成員被逐出佛羅倫薩。
從我們這些外行的角度看,這個小堂似乎并沒有什麼特别。這是布魯内列斯齊最後的作品,有人形容這是他設計生涯的總結性建築。我們看這個建築,要回到六百多年前的環境,當時文藝複興已在繪畫雕塑領域興起,而建築的文藝複興還滞後于繪畫和雕塑,當時的意大利建築還是受來自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哥特風格影響,布魯内列斯齊的首個設計,聖母百花教堂的大圓頂,也不過是在哥特式教堂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拜占庭風格的穹頂。而當布魯内列斯齊完成了他在佛羅倫薩的諸個文藝複興建築之後,哥特式建築即不再出現,而之前的一些哥特式建築也被改造或拆掉。所以我們今天在佛羅倫薩幾乎看不到純哥特式的建築。而發源于佛羅倫薩的文藝複興建築随後又傳去了羅馬及意大利其他城市,并擴散到了歐洲。這就是這座小禮拜堂的意義所在。要知道布魯内列斯齊死的那年(1446),聖彼得大教堂的總設計師布拉曼特才兩歲。
至于建築的專業方面,我這個外行就不能說的太多了。前面博客中提到過,布魯内列斯齊和他的好朋友多納泰羅層一起去羅馬研究古迹很多年。從這個小堂能看到古羅馬式的外柱廊,拱頂上的方格裝飾在今天的羅馬也依然可見。
科林斯柱頭撐起的橫梁和半圓拱門。
小堂中殿不大,内部的圓屋頂,典型的拜占庭風格。
灰色壁柱加白色牆壁并不起到承重的作用,我們後面在他設計的育嬰堂(也稱孤兒院)還能見到這種樣式。
教堂内外設計簡潔明快,對稱性、透視感強。總之,在這個小堂内,幾乎看不到一點當時流行的哥特式特征。
四角的小圓圈内可能是四位福音書作者。
主祭壇的後面是帕奇家族的墓地。
小堂前的小廣場,過去是個小修道院,南側還有個更大的修道院。
院内巴齊奧.班迪内利(1493-1560)的雕塑《聖父》。
緊鄰的修道院回廊,與教堂一樣,也是屬于方濟會所有。
修道院内還有座南丁格爾的紀念碑,我沒有注意到。南丁格爾是出生在佛羅倫薩的英國人,所以她的名字叫佛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
現在的鐘樓是19世紀的了,之前的鐘樓毀于雷電。
教堂的新立面(19世紀)和老磚牆。
在離開聖十字教堂走向聖馬可區的狹窄小巷内,再回看一眼聖十字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