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無纖雲,下無微風,蟬聲滿樹,悶熱逼人。古代沒有電風扇、空調或是冰箱、冷櫃,同樣的盛夏時節,驕陽似火,古人們又在做些什麼來消暑納涼呢?
橋畔、山間、亭前
夏日消暑好去處
橋南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蓮池自在香。
這首詩短短28字,描寫了柳、橋、床、月、船、笛、風、蓮等衆多事物;顧及色、聲、味,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綠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蕩漾的荷塘小徑,清風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悅耳,暑熱頓時消散于無形之中。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
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挂石壁,
露頂灑松風。
在夏日的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詩人在林間無拘無束,曠達潇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更像是魏晉遺風。“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這首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态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
泛舟、靜心、賞景
夏日消暑好方法
暮熱遊荷池上
【宋】楊萬裡
細草搖頭忽報侬,
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
低面深藏碧傘中。
詩人用小荷的情表現自己的情,用荷花“深藏”來寫天氣之熱,化靜為動,使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松,寫暑熱,透露出清爽之情。新鮮活潑、輕巧俏皮,寫出了對夏季傍晚美景的贊賞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憂民、思鄉、用世
夏日同樣值得感懷
長興裡夏日寄南鄰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
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
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
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
故山雲水鄉。
杜牧常以豪放筆調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悲慨,因此詩文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緻婉約。避暑本是樂事,紅藥綠蘿本是美景,但寄居南鄰終是羁旅,所以才有故山雲水鄉的感慨,可見文詞清麗,情韻跌宕。
約 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着,沒事可幹,“閑敲”棋子,靜靜地看着閃閃的燈花。
所謂心靜自然涼,暑熱也奈何不了詩人啊!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唐】辛棄疾
明月别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頭忽見。
詩詞着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
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
内容主要來自搜狐網
來源:人民文化 | rmrbwh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