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張張,「架構精進之路」公号作者。
什麼是邊際效應邊際效應是源自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
是指消費者對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額外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額外增量。在邊際效應中,自變量是某物品的消費量,而因變量則是滿足程度或效用,消費量額外變動所引起的效用的變動即為邊際效應。
什麼是邊際效應遞減?我們在聽專家做投資分析的時候,經常能聽到邊際效應遞減,邊際成本遞減這些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邊際效應指的就是随着投入越來越高,達到了滿足需求的邊際,所帶來的收益就會越來越少。就像我們每天睡覺吃飯,每天睡 8 個小時就夠了,如果睡上 10 個小時,12 個小時就會越睡越懵。餓的時候吃一碗飯,覺得很滿足,接着再吃三碗飯就會撐得難受。這些都叫做邊際效應遞減。
再比如我們買車,什麼時候的買車欲望最強呢?那肯定是一輛車都沒有的時候。因為有車的人很少,後來大家有錢了,對汽車的需求快速增長,汽車企業就迎來了一波紅利期。但現在汽車已經普及了,汽車企業就面對着邊際效應遞減的難題。如果您已經有兩台車了,這時候您肯定會選擇把錢花在升級車的性能上,而不是再去買兩台車。所以邊際效應遞減,最終會倒逼供給側升級,然後帶來消費升級。
什麼是邊際成本遞減?
說完了邊際效應遞減,我們再來說說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個生産一個新産品,帶來的總成本增量。
比如你要開一家奶茶店,需要購買的設備,支付的房租,這些成本都是固定的。
如果您一天隻賣出去一杯奶茶,那這一杯奶茶的成本就相當于整個店的成本。但您賣的奶茶越多,每一杯奶茶所分攤的成本就會越低,如果一天能賣出去 1000 杯奶茶,那麼每杯奶茶的成本就非常低了,這就叫做邊際成本遞減。
也就是:生産規模越大,單位生産成本就越小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在産品暢銷的情況下,生産規模越大,單位生産成本就越小。
軟件開發中的邊際成本軟件系統價值主要分為行為價值和架構價值。
- 業務價值(核心價值)
需求的實現,以及業務可用性保障(功能性保障 bug 、性能、穩定性)
- 架構價值
需求變更時,軟件變更成本低且可控
試問幾個問題:
- 研發工程師的數量與開發代碼量成正比麼?
- 研發工程師的數量與代碼維護成本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 研發工程師的數量與研發效率的提升又有何關聯呢?
事實表明,随着軟件複雜度的上升,工程師人數随之增加,但是代碼量到達一定量之後漲幅呈現緩慢。但是代碼維護成本卻呈指數級上升,同時工程師的生産效率也會随之降低,需求變更維護成本增大。
比如性能優化。“優秀的程序員應該榨幹每一個字節内存”,聽起來很熟悉,不是嗎?但經濟學上來講,邊際效應決定了一次項目中,越優化性價比越低。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實:硬件其實比程序員要便宜。
經典著作《人月神話》裡介紹過一個工作量與進度理論:人月
用人月作為衡量一項工作的規模是一個危險和帶有欺騙性的神話,它暗示着人員的數量和時間可以相互替換。
溝通 = 培訓(線性) 交流(n(n-1)/2)
錯綜複雜的關系下,溝通交流的工作量非常大,消耗掉任務分解所節省下來的時間,從而,增加人手,實際上延長了而不是縮短了進度。
- END -
作者:架構精進之路,十年研發風雨路,大廠架構師,CSDN 博客專家,專注架構技術沉澱學習及分享,職業與認知升級,堅持分享接地氣兒的幹貨文章,期待與你一起成長。關注并私信我回複“01”,送你一份程序員成長進階大禮包,歡迎勾搭。
Thanks for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