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 春晚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暮春三月花敗又花開,矮矮屋檐下燕子飛走又回來。隻那眷戀春光的杜鵑鳥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風喚不回。
這是一首寫景的七言詩,表現了暮春時節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
詩的前兩句寫景為主,後兩句由景生情,抒發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花落了雖又重開,燕子離去了還會回來,然而那眷戀春光的杜鵑,卻半夜三更還在悲啼,不相信東風是喚不回來的。 詩中的“落更開”描述了三月的花謝了又開,表現了春光未逝;“燕飛來”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飛來飛去,表現了春光生機猶在寫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機猶存的特點。
後兩句以拟人的手法來寫了杜鵑鳥,塑造了一個執着的形象,借此表現自己留戀春天的情懷,字裡行間充滿凄涼的美感。東風就是指春風,子規,杜鵑鳥經常在暮春啼叫。詩人用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來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現了自己頑強進取,執着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精神。
這首詩的子規(杜鵑)與以往大部分詩裡借喻哀傷,凄切的含義較不相同,帶有比較積極的意義。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後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