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共有11個地級市,面積大的如忻州,約有2.5萬平方公裡,面積小的如陽泉,隻有0.45萬平方公裡。别看陽泉在山西省的面積小了一點,但陽泉有一個優勢,是省内除了省會太原之外都不具備的。離太原最近的外省省會是河北石家莊,在交通條件落後的古代,太行山的井陉口是晉冀兩省進出的必經之地,就緊挨着陽泉。自古以來就稱為險關的葦澤關,就位于太行山井陉口的山西陽泉一側。說到葦澤關, 名氣不大,但葦澤關有另一個名字,你一定知道:娘子關。
因為太行山地勢太過險峻,現在的晉冀兩省省會的交通,主要通過石太鐵路、石太高鐵以及高速公路,而這三條主幹道,都必須經過陽泉。從陽泉市區出發,無論是向東去石家莊,還是向西去太原,距離都在100公裡左右,非常便捷。
太原的武宿機場和石家莊的正定機場,距離陽泉市區最多也就兩個小時的車程。石太高鐵不經過陽泉主城區,但設站的盂縣隸屬于陽泉,距離陽泉主城區也不遠。受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作為山西省地級市的陽泉,反而和河北省會石家莊走得比較近,有些類似安徽省地級市馬鞍山和江蘇省會南京更親近,安徽宿州的蕭縣和江蘇省徐州市走得更近。
陽泉地名中帶個“泉”字,陽泉市區有好幾處泉水,無論春夏秋冬都湧漾如常,所以稱為漾泉。因為“漾”字相對較偏,筆畫又多,久而久之,漾泉就簡化成了陽泉。到了戰國時期,從晉國脫離出來的趙國,并不控制石家莊一帶(屬于中山國),陽泉卻是趙國控制太行山脈東側平原地區的要塞。秦漢統一之後,太原作為并州刺史駐所,對漢朝控制山西地區以穩固對匈奴的優勢具有重要作用。西漢時,朝廷在陽泉設立了上艾縣,隸屬于太原郡,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北宋初年,山西中部割據着十國之一的北漢,而北漢的靠山遼朝契丹國和北宋對峙在今河北省中部(京津一線)。現在的河北省會石家莊在當時稱真定府,五代十國時是大名鼎鼎的成德軍,治所在今正定縣,是北宋在河北地區抗衡遼軍的重要戰略要塞。同時真定府又是宋軍從河北平原地區向東跨越太行山脈對北漢國都太原施壓的重要進攻點。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趙光義即位的第二年,他就在太原與真定之間設置了平定軍,治今陽泉市區。宋朝的“軍”,規模和級别和“州”差不多卻略小,宋朝于資源豐富處設“監 ”,于戰略要塞處設“軍”。宋朝的“軍”和五代時相比,已明顯具有地方行政單位的特征。從這層意義上講,陽泉曆史上第一個地級行政單位,設置于宋初的平定軍。兩年後,北宋消滅了北漢,但并沒有撤銷平定軍。北宋滅北漢,又和遼朝在山西中北部接壤,太原成了北宋在山西地區抗衡遼朝的戰略要塞。
圖-太原市
河東(當時山西的稱呼)的太原和河北的真定,是北宋抗衡遼朝的兩大重鎮,夾在兩大重鎮之間的平定軍就有了繼續存在的意義。古代戰略家說得非常清楚,平定州東近河北,扼井陉之險,西據太原上遊,冀晉有事,則平定州為其所必争。
現在的陽泉,金戈鐵馬的悲鳴早已散去。和省内的十個地級市相比,陽泉的知名度算是比較低的,人口也不多,約有130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加上城市規模較小,陽泉的發展非常迅猛。4500平方公裡的陽泉,含煤面積就達到了1051平方公裡,約占全市的四分之一。這麼小的一個地級市,又位于太行山區,2021年的GDP有900多億元。
陽泉下轄三個市轄區和平定縣、盂縣,三個市轄區非常簡捷,一看便知,一個是“城區”、一個是“礦區”、一個是“郊區”。很多地級市的主城區,在七八十年代也叫城區、礦區、郊區,後來都改名了,陽泉則沒有改,依然保留了濃郁的時代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