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到來,也意味着年關将近,大家期待的歡喜年也就要來臨。
臘八節,顧名思義是臘月初八,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耳濡目染——在臘八節這一天,我們的習俗是要喝臘八粥的。
那麼這個習俗,到底是起源于哪呢?
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也被人們稱為“佛粥”。其實,喝臘八粥的這個習俗,最初來源于佛教。
因為傳說中,陰曆臘月初八這一天,剛剛好是釋迦牟尼成佛之日,佛祖的信徒們為了紀念他曾經所經受的苦難,特在這一天吃雜拌粥來作為紀念。這種雜拌粥,就是用谷米、果實等食材雜拌而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食“臘八粥”的濫觞。
于是,“每到臘月初八,就吃雜拌粥”就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這個說法一開始在古印度流傳,随着佛教傳入中原,這種習俗也跟着遷移過來。随着佛教的興盛,四海八方的佛寺廣建,一到每年的臘月初八這一天,各寺院都會用谷米等食材做成粥,或自己食用,或随緣發放,贈送給來拜佛的信徒們。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記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刹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各寺廟送粥,幾乎達到一種盛況。“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哺。”這是宋朝詩人蘇轼在《遊靈隐寺,得來詩,複用前韻》中所記載,可見作為寺廟“龍頭”的靈隐寺,在宋朝時就已經把“臘八節”過得有模有樣了。
同樣的,也是在宋朝,每逢臘八節就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除了各地常見的寺廟“施粥”之外,“臘八粥”也飛進尋常百姓家。臘月初八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熬粥,這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快要來臨,去除寒氣,等着過一個好年。值得一提的是,宋朝不隻是臘八這天才會熬粥、喝粥,在臘月二十五日還有“人口粥”,可以祭祀食神,也有避瘟疫之意。所以,“臘八節”在宋朝形成就很自然了。
此外,人們熱衷于過“臘八節”,也離不開他們對新年的期待。在古代,“臘月”有被視為一年之伊始的經曆。正如司馬遷《史記》所記載:“臘明日‘發陽氣,故曰初歲’”。因為古人講究陰陽調和,有的“臘明日”,是引發陽氣的時候,所以稱為一年的開始。
除了臘八節要喝“臘八粥”的習俗之外,随着歲月的變遷,“臘八節”也被賦予多元的涵義。比如,臘八節也是“慈善日”的象征。
據《天津府志》記載的“兼飼貧”,還有清朝乾隆年間《延慶縣志》中“僧人作粥施舍窮人,于他處同”,都和興起最早的宋朝寺廟贈粥,有差不多的意思。哪怕是底層饑寒交迫的窮人,到了臘八這一天,也能有免費的粥喝,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當然,除了上述的來源之外,“臘八粥”和“臘八節”也被賦予了多重的傳說故事和文化色彩。不管來源如何,過臘八節喝“臘八粥”這一習俗,已然成為我們銘刻在記憶深處的文化特色。
現如今,每逢臘八節,很多工作單位也會給員工們發放臘八粥一袋,可以回家自己煮着吃,熱氣氤氲間,滿是數不清的溫暖與情誼。
寒冬臘月,一份熱騰騰的臘八粥,帶來的可不隻是節日的歡喜,更是過日子和煙火氣的溫暖與熱情。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