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放水對鋼價有什麼影響?——貨币政策與大宗商品價格(一)
引言:一直以來,人們關于貨币政策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就是:放水,則價格漲,緊縮,則價格跌。但這種觀點其實是武斷的和片面的。貨币政策的不同效果将對大宗商品的價格産生不同影響,并不一定具有完全的正相關關系,且具有超調或調整不足的特點。
一、商品價格的構成與貨币政策概述
商品的價格一般包含成本和利潤兩部分,成本又可分為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因此簡單來說,商品價格=原材料成本 制造成本 利潤。其中,原材料成本是企業控制不了的,制造成本可以通過提高勞動生産率的方法來降低,利潤則是市場多方博弈後的結果,圍繞商品的平均利潤上下波動,同時受到投機行為的影響。
圖1:貨币供給與PPI
我國貨币政策相對很多國家來說是比較靈活的,央行擁有多種多樣的工具來調節流通中的貨币量,同時還可以通過定向、窗口等操作來控制貨币流向。近年來,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組合拳也開始更多的運用,對經濟的調控更加精準。關于貨币政策的更多内容,讀者可以關注央行的公告以及每季度的貨币政策執行報告。
二、貨币政策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傳導方式
貨币政策其實就是國家對各行業的投資,俗話說水漲船高,貨币供應量的增加會引起購買力的增加,在經濟增長沒有跟上的情況下,這種購買力的增加往往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但貨币政策又兼具投資屬性,企業流動性充裕後,可能會進行設備的升級或改進生産技術,這會帶來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使得單位産品的價值下降,進而引起商品價格的下降。
簡單來說,當貨币供應量的增加引起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上升時,此時擴張的貨币政策往往會帶來物價水平的上漲。當投資具有規模經濟效應時,商品的制造成本會下降,擴張的貨币政策會帶來物價水平的下降。因此,“放水”并不一定會導緻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圖2:貨币供給與鋼材價格
2008年金融危機後,我國貨币供應量增長幅度極大,這也導緻了工業産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從那個時期經曆過來的鋼鐵朋友一定都還記得鋼價在兩個月内上下波動超過1000元/噸的驚心動魄。後來随着貨币政策的逐漸收緊,鋼價也開始逐漸下行。16年開始,随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行,鋼鐵行業重新迎來春天,但此時的M2同比增長一直處于低位,鋼價的上漲主要是因為落後産能的退出。今年疫情發生後,我們又見到了寬貨币刺激經濟并帶動鋼價上漲的老套路。
此外,當貨币供給量波動率增大時,市場投機行為也會增加,投機性存貨上升,并帶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一般來講這種現象較多的出現在貨币供給量大幅上升時。如疫情以來鋼材價格的大幅上漲(尤其是熱卷、冷卷),社會庫存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國實施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為寬松的貨币政策,導緻市場流動性充裕,加上對制造業的大力扶持,工廠對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增強,期現商趁機囤貨,投機行為增加。另一方面,這部分寬松的資金流向房地産、基建等行業的量沒有明顯增加,甚至今年很多貿易商還反映工地拖款時間延長,導緻建築鋼材(尤其是螺紋鋼)的價格難起,卷螺差一再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