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曾經這樣評價《歸去來兮辭》。這篇文章并不長,但卻成為千古名篇。這篇文章之所以好,除了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灑出塵的意象、通脫自然的審美之外,還在于陶淵明為文人提供了選擇另一種人生道路的可能性。
古代文人讀書習字,為的就是"修身、治國、平天下"。自古以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入朝為官,光宗耀祖是他們唯一能走得道路。但是,陶淵明的行為告訴他們,人生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即除去入仕之外,歸隐田園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種人生選擇。
《歸去來兮辭》就是陶淵明"仕"與"歸"的分水嶺。
陶淵明從 29 歲起"投耒去學仕",到 41歲毅然決然地辭去彭澤縣令,幾度出仕,幾度歸隐。他終于在周而複始的身心分裂中理順内心的矛盾和沖突,真正做到了由身隐到心隐的轉變,以《歸去來兮辭》發出從此與官場永隔、終身歸隐田園的宣言。從身心分裂的痛苦到最後身心統一的安定,陶淵明完成了自我解脫,找到了生命原本的自在和喜悅。
《歸去來兮辭》層次分明,每四句便成為一個層次,便說明一件事情,便為一解;如此十六解,便将陶淵明歸去前中後的過程,将自己的心情闡述的簡潔而到位。
1. 身隐心不隐,表面淡然,内心徘徊而惆怅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更叠的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動亂的時期之一,戰争持續不斷、朝代更叠頻繁、政治環境恐怖,疾病橫行,民不聊生。在這種大環境下,六朝文人均在不同程度上處于精神壓抑和人生迷茫之中,他們急于尋找精神上的解脫,力求在亂世中讓人的身心存活得更為自然和自由。
陶淵明亦不例外。
輾轉為官的十三年,陶淵明仕途并不平順,過着時仕時隐、時出時歸的生活,他發現自己實在不喜官場,身處魏阙之中,而心遊江湖之外。心想自在生活,而身體卻沉陷于虛假的官場,身心分裂帶來精神上的痛苦。
梁啟超曾用一個比方來說明陶淵明那段時間的精神狀态: "陶淵明在官場裡混那幾年,像一位'一生愛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強逼着去倚門賣笑。那種慚恥悲痛,真是深刻入骨。"這個比方真是一針見血,鞭辟入裡。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怅而獨悲?"
此為一解。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陶淵明歸去之計初定,但是心中還尚有疑惑。既然決定歸隐田園,内心又為何惆怅而獨悲?所以,"奚""胡"有問,仿佛自怨自艾。
陶淵明被後人稱為高潔之士,精神富足,内心平和,穎脫不群,任真自得。隻是即便是高人,也是不能縱心稱意,人生中仍有迷茫之時。
"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此為二解。有了歸去之意後,陶淵明内心着實暢快。因為覺得可以迷途知返,看清昨日的非與今日的是,他心裡決定與臨深履薄的官場生活徹底告别,回歸田園。
"舟遙遙以輕飚,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此為三解。離開!當他終于擺脫了被視為"迷途"的官場,回鄉路上,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吹拂着衣裳。他感到身輕氣閑,意似飄風,如樊鳥脫籠,似池魚入淵,回去吧。抛去心中的那點憂慮,先乘船,再趕路,他歸心似箭,晝夜兼程,隻可惜時間過得太慢,天亮的太遲。一個"恨"字讓陶淵明的焦急一覽無遺。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遠遠就看到家門,陶淵明抑制不住内心喜悅,急急向着家奔去。孩子們歡快地出門迎接,童仆們笑臉相迎。旅途的疲憊倦怠在此時一掃而空,還家之樂,溢于言表。此為四解。到家!家如何?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五解。心中歸之前,所想生活之需,仍然裕足。雖然羁梏官場,差點辜負田園,但幸好松菊之心尚在。家雖簡陋,但是院中有松有菊,房中有酒有樽,身邊有親人孩子,這樣的生活,為什麼不回來呢?
"引壺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倚南窗以寄做,審容膝之易安。"
六解。望山自酌,自得其樂,閑看庭院,悠然自得。屋子窄小,彈丸之地,傲情可寄,心安無限!是逃離現實樊籠、遠離名利羁絆、寄托心靈最好的場所。總之,身居自然,清淡自持,笃定坦然,受用非常。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
七解。陶淵明時常在自家小院裡踱步休憩,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他雖然表面上一副淡然悠然的樣子,但是内心還是有些徘徊和矛盾。院門常閉不開,不與人來往,頗像是一種逃避的心态。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将入,撫孤松而盤桓。"
八解。白雲自然而然地從山峰飄浮而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陶淵明流連不忍離去,手撫着孤松徘徊不已。一切景,皆悠閑淡然,随時不違。随意所适,風光處處。這是陶淵明眼中的景象,景淡則心平,但是,他内心是真的娴靜舒适嗎?
從第一句"歸去來兮"至此,是實寫歸田的決心、過程以及初歸田園的感受。在這個時候,陶淵明雖然已經歸家隐居,但是内心的憂慮糾結仍在,這是一種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獨之感,是生命不知所終的迷茫之感。
他還是會想想之前的入仕為官的日子,偶爾也會覺得歸隐山林是不是正确的決定?但是他喜歡雲淡風輕的天空,他喜歡孤松倦鳥的自然,喜歡獨自相處的安靜,他的内心确實是向往田園生活的。
他慢慢地思考着着,細細地分析着,最後,他想:回來,還是正确的決定。
2. 身隐到心隐,由表及裡,安然閑适既然真的要隐居了,那麼以後該怎麼過呢?時至今日,陶淵明想明白了,也想通透了,他是真的想讓自己回歸自然,去過歸隐的生活了。這次的歸隐,不僅是身隐,更是心隐。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
九解。陶淵明想象與世永絕以靜心,以息交絕遊來營造内心的世外桃源。兩段之後,再提歸去來兮,為何?因為,初,既已歸來,但不絕交遊,則不如不歸,于是,再提歸去來兮。可見,陶淵明的歸心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給自己不斷提要求,要真正的隐,真正的歸去。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疇。"
十解。靜中伴侶,自攜。跟親戚朋友述古暢懷的溫馨,平時彈琴讀書的愉悅,都成為精神世界的富足養料。春種,夏耕,秋收,冬藏。這樣的日子平常而充實,想想也很不錯。
陶淵明的"息交絕遊",并不是與世隔絕,不是隐居遁世,隻是與官場絕交,與俗世斷遊,而向親朋戚友開放,對山水自然敞懷。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
十一解。平日裡,或者駕着有布篷的小車,或者劃着一條小船,去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去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看他縱心自然,悠然淡然,可見心實毫之安之。不忮不求,哪裡都可以有光風霁月。
"木欣欣以向榮,泉滑渴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十二解。眼望自然,樹木抽芽,繁蔭夾道,欣欣向榮,春水靈動,流泉淙淙,叮咚流淌。陶淵明登山涉谷,觀木賞泉,感懷萬物滋長,大自然是這樣美麗,萬物得時變化,生生不息。他心中再悟,人的生命是那樣渺小而短暫,隻有融入大自然的律動之中,才能獲得生命的永恒。他感歎自己到如今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自己的一生卻要行将告終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複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前面一個問句,表明内心迷惑,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候?接着再問,内心為何如此糾結?為什麼不随心所欲,聽憑自然的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自己還想去什麼地方?這是陶淵明在隐居過程中的内心糾結之處,自己到底要怎麼樣呢?
此為十三解。此句歸宗。直說到心,人到何處去,是心決定的,所以,此是主題。命乃天委,心屬自己。欲何之?下面來回答。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世俗的名利富貴不是他所追求的,帝鄉仙界也虛無缥缈,不可追尋。那自己到底想要怎麼樣呢?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姑且順随自然的變化,讓自己的形體消融在自然之中,度到生命的盡頭。既然死亡對生命的颠覆不可抗拒,何不将面對死亡的焦慮痛苦棄擲一旁,代之以坦然接受?樂安天命,還有什麼可疑慮的呢?
前面兩句詩句加上文章最後的兩句話,這是第十四解。那麼怎麼才算是順其自然度過一生呢?
"環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置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欣賞那良辰美景,扶杖鋤草耕種;登上東邊山坡放聲長嘯,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詩歌吟唱。登高暢懷,臨流清心,花草雲樹、飛鳥鳴禽、山林丘壑、溪水流泉,讓自己的形體消融在自然之中。此為第十五、十六解。既不當官,也不做仙。得日過日,快然自足,隐士成也!隐者,快然自足。這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辭官歸家的決定,讓陶淵明既歡喜又悲傷,既自在又惆怅;這份惆怅是一種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孤獨,這份悲傷是生命不知所終的迷茫,這便是他的心結。
《歸去來兮辭》全文分為十六解。每四句一解。回歸家庭、親近自然、隐于田園、躬耕山野、勤于詩書、酒内忘憂、樂天知命。層次清晰,一層一層遞進,一直解開心結,最後下定了隐的決心,心隐。
陶淵明在經曆過悲痛和憂慮後,内心獲得喜悅和解脫,完成了從身隐到心隐的轉變。就像他創作的很多詩作都表現出一種堅守寒廬,寄情山水田園的惬意人生之道,一種超凡脫俗、安于清苦的隐士之風和追求沖淡閑遠、恬靜自然的人生品性。比如,"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寄身天地,返璞歸真,順其自然,自然為人,做自然人,如此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