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路癡是什麼體驗,那就是你問“你在哪兒”,他回答“我在一朵雲下面”。
很多人都分不清上下左右、東西南北,這些方位感的認知,是人體的三大感官之一——前庭覺來幫助确定的。
我們的内耳中的前庭接收器一共有兩種,一是耳石器;二是半規管,兩者分别承擔着不同的功能。
耳石器用來反應重力,也叫做重力接受器,主要負責靜态的信息,偵測頭部以及身體在空間中的姿勢。
半規管有三對,包括水平管、前管和後管,主要負責偵測頭部在空間中的動态信息,感知頭部與地平面的關系。
三對半規管以兩兩垂直的方式排列(想象一下家裡的牆角),裡面充滿了淋巴液。
當頭部轉動時,半規管内的淋巴液流動觸動裡面的毛細胞,由此将旋轉或加減速度等動态信息傳遞到前庭神經,大腦便知道了我們頭部位置和速度的變化。
這個能力可以使我們知道頭部是否處于平穩狀态,如果不是則要及時做出反應,避免摔倒,或調整頭部的角度,把傷害降到最低。
前庭系統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開始發育了,所以醫生會建議孕媽保持适當的走動,可以幫助寶寶感知地心引力的變化,進而發展出基礎的空間知覺能力。
另外,寶寶的擡頭、翻身、趴姿、坐姿和爬行等大動作的發展,都會幫助前庭功能的發育,從而為孩子将來的平衡、協調和坐姿、書寫等方面打基礎。
所以說,前庭系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定要在孩子3歲之前做好基礎的鍛煉。
那麼有了前庭系統做根基,接下來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重點進行各方位的練習了。
該如何練習?要遵循一個原則“經驗 語言=理解”。
有的孩子不能理解“坐車裡”和“坐車上”的含義,這些屬于“定向”的詞語,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來判斷不同語境下的意思。
因此對于空間方位的學習,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積極的、有參與感的環境,才更方便孩子領會和運用。
比如教孩子認識“左”,可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融入強化的細節:
讓孩子把得到的貼紙貼在左手上;
要求孩子舉起左手回答問題;
讓孩子把名字寫在紙的左邊;
站在孩子的左邊做遊戲等等。
到了下一個階段,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幫孩子們強化“右邊”的概念。
這樣用不斷地重複、大量的練習以及語言的引導,“左和右”在孩子們的大腦就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和理解。
最後要注意,想要孩子更好地理解方位問題,家長首先要滿足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環境的探索欲望。
因為寶寶在到處爬、學走路、甚至摔倒的過程,都是他不斷修剪大腦神經連接,幫助前庭功能發展的過程。
孩子探索的時間和範圍越多,就越能全面認識身體,從而判斷自身與物體的空間位置。
下面這幾個訓練遊戲,難度遞增,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參考,同時注意循序漸進,避免拔苗助長。
家務中的空間鍛煉當孩子能做家務時,就不要再把他護在襁褓中,給他機會參與家務。
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使用恰當的語言,比如“請把鞋子放到架子上”“把果皮扔到垃圾桶裡”“把筷子放到碗的右邊”等等。
這些練習不但能建立空間感,不知不覺也提升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搭積木提升視覺空間感
積木、七巧闆、拼圖甚至把廢紙撕開再拼接,都可以鍛煉孩子的視覺空間感知能力,提升手眼協調性。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運用“把黃色積木放到藍色積木的上面”等語言,不斷增加孩子對“上下左右”的認識。
走迷宮增加身體感知
迷宮是很好地鍛煉視覺空間感的遊戲,除了一些紙上的迷宮遊戲,家長可以帶孩子玩真人版的迷宮。
比如在地上畫路線或者用積木堆出路線,讓孩子完成解救小動物的任務,也可以設置地圖讓孩子照着提示完成。
這對孩子身體感知能力、空間方位認識都有幫助。老師或家長要注意用語言引導,比如“向小熊玩偶的左邊走三步”之類的,加深孩子對方位的記憶。
畫地圖認識方位帶孩子去公園玩,讓孩子決定往前走、往後走,或者是往左走、往右走。同時可以記住路途中的标志物,然後再把記住的物體和路線畫出來。
既能鍛煉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轉化能力,又能提高空間感知和想象能力。
此外生活中要多跟孩子使用空間詞和方位詞,既可提高孩子的理解表達能力,也有利于逐步提高其空間認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