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日本的行為越來越出格,在接待完美國總統後更進一步向西方示好:
岸田文雄正在争取成為第一位出席北約峰會的日本政府首腦;
派出“出雲”号直升機航母,同美澳等國舉行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
還屢屢觸碰周圍國家的紅線:
日本政客公然聲稱,日本在二戰中被“侵略”,歪曲曆史。
和域内國家制造摩擦,和域外國家走得越來越近,“胳膊肘往外拐”的日本,怎麼想的?
如果結合下面這張圖,也許能看出些端倪。
這是一張日本首相執政年限的圖,紅色代表較為穩定的執政周期,而藍色代表頻繁更換首相的周期。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一任首相長期執政後,接下來的幾任,總會落入一年遊的“走馬燈”,這是日本政壇的“詛咒”。
按照這個規律,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大有成為圖上“藍色斷點”的可能。
岸田文雄,想要打破曆史宿命。他在極端的道路上又把日本往前推了一把。
一直以來,日本就有着“脫亞入歐”的主張。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日本“不屑于”當亞洲國家,但實際上,“脫亞入歐”一直在為日本侵略周邊國家、擾亂地區秩序提供着思想和心理依據:
沒有身份認同,域内戰亂,又與我何幹?
這是一張美國組建的聯盟分布圖,可以明顯看出,在美國的盟友體系中,日本在非英語國家中的地位從未如此突出。
日本正在從“脫亞”走向“叛亞”。
滿打滿算,岸田文雄就任日本首相,隻有半年多的時間。然而,他的動作可不少,正緊鑼密鼓地為“背叛”做鋪墊。
新官上任三把火,岸田文雄的第一把火,就燒在了紅線上,他要推動日本修憲。
修憲,幾乎是那些有野心的日本政客的“必修課”。
譚主對比了此次提出的修改内容與目前的日本憲法,其中對第九條的增改特别值得注意:
修改後的憲法,要在第九條中明确寫入有關自衛隊的内容——這相當于是給日本的軍國主義松綁提供法律依據。
嚴格對照這些條款,日本自衛隊的存在,本來是違憲的。但日本政客為了保留一支軍事力量,變相解釋憲法,他們找到了一個空子——自衛。按照他們的說法,自衛與解決國際争端,有着本質不同。
今天日本準備再邁一步,給予自衛隊憲法直接承認的地位,這無疑是日本對侵略亞洲國家曆史的公然“背叛”。
今年的5月3日是日本憲法頒布75周年,有大量民衆在這一天對政客鼓吹修憲表示了抗議
這也難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向日本提出忠告:
日本應思考如何處理曆史問題,積極參與區域和平發展。
岸田文雄的第二把火,則是更加遵循和使用美式價值觀的規則及工具。
岸田文雄一就任,就新設了兩個職位,一個是“人權問題”首相輔佐官,一個是經濟安全保障大臣。
先說這個首相輔佐官,叫中谷元。
中谷元任日本防衛大臣期間,多次與美國國防部長舉行會見
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跨黨派人權外交聯盟”的會長。這個聯盟,一直在推動制定日本版的“馬格尼茨基法”。
相信很多人對這個法不陌生,它賦予美國政府打着“人權”的幌子,對其他國家實施“長臂管轄”的所謂權利。
看看制定了類似法律的國家:
英國
加拿大
澳大利亞
根據日本媒體報道,岸田文雄曾在美國讀過小學。看來,美國的那一套,岸田文雄學得确實不錯——這種以“人權”為由,幹涉别國,明顯帶有盎格魯-撒克遜人作風的東西,也被他學到了。
另外一個新設的官職——經濟安全保障大臣,由小林鷹之擔任。他負責的,是“供應鍊安全”“防止技術外流”等。
經濟“泛安全化”,又是西方的那一套。
當選後的第二個月,岸田文雄(中)就和小林鷹之(左)一起挂牌成立了“經濟安全保障法制準備室”
從這幾項安排上來看,岸田文雄,要把西方臭名昭著的那套“工具”搬到日本,并大有在域内四處“揮舞”之勢。
要知道,以中日韓為核心的東亞地區,已經成長為與北美和歐盟比肩的世界三大經濟中心之一。東亞地區國家在産業鍊、供應鍊上深度融合,而日本這一手“泛安全化”的經濟政策,無疑會阻礙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要知道,亞洲,還是一個“在成長”的大洲。現在,成長速度,無疑會被日本拖緩。
但日本,并不在乎。這兩把火就好像“投名狀”,“背叛”亞洲的鮮明意圖是做給某個國家看的,而這第三把火正需要這個國家的回應,才能燒起來。
日本迫不及待地開始扇風了。
過去一陣子,日本和美國,可謂軍演紮堆,每個月都至少有一場。
今年4月,日本自衛隊進入新的财年。在第一周,日本統合幕僚監部便急着對外公布本财年的大型聯合軍事演習計劃。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日本将舉行12場大型聯合軍事演習,其中包括:
6場自衛隊多兵種聯合軍演;
3場美日聯合軍演;
3場多國聯合軍演。
從數量來看,根據日本自衛隊自己的說法,這是“近乎飽和”的工作量。
日本自衛隊在亞洲遊弋的範圍越來越大,早就超出了“自衛”的範疇。身邊伴随的,則是美軍,在許多國家門口耀武揚威地晃來晃去,顯然不是為了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日本想要傳遞一個信号,“背叛”亞洲,我們不但有意願,而且有實力。
很快,這第三把火也燒了起來。
美國總統的亞洲行,有一站選在了日本。
拜登訪日期間,東京有大量民衆舉行了反美示威活動
從拜登在日本行程的安排上,能看出日本的“投名狀”交到位了:
不僅有美日的雙邊活動,美國還把兩場多邊活動都放在了日本。其中,
一場用來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讨論經濟議題;
一場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峰會——讨論安全議題。
在随後的記者會上,岸田文雄表示,“要确保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需要日本和美國發揮主導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黃大慧告訴譚主:
“在日本看來,這表示日本不僅僅是配合美國,還在這裡邊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岸田文雄是想在經濟領域和安全領域展現他的領導力。”
岸田文雄“借台唱戲”的意味很明顯,似乎在告訴國内的民衆和亞太域内國家,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一般。
岸田文雄這番苦心經營的背後,目的,很明确。
拜登日本行結束後的第一天,《朝日新聞》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岸田文雄,完成了他“上任以來最大的外交盛舉”。
不過後面還接了一句,首相是希望炫耀他的成就,來通過今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
這樣說,是因為日本人很清楚,岸田文雄現在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選舉。
畢竟曆史宿命的周期圖就懸在他的頭頂。
會不會落入一年遊的曆史宿命,勝敗在于7月的參議院選舉。一般來說,在這場選舉中,很多選民會出于“敲打執政黨”的目的而投反對票。
岸田文雄很清楚,到時候如果自己所在的自民黨落敗,他難逃其咎,也隻能請辭下台。
相反,由于參議院每3年改選一半議員,衆議院議員的任期是4年,岸田文雄一旦順利率領自民黨過關,就能帶領這屆内閣走向長期穩定,而自己也将成為打破詛咒的第一人。
但擺在岸田文雄面前的,還有隐憂。
一般來說,選民在乎的,當然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指标。
俄烏沖突的外溢影響下,日本也和美國一樣,被能源、糧食和原材料的全球供應危機所擾,最近,日本的通脹率,在逾7年的時間裡,首次超過了2%。
俄烏沖突升級後,日元出現了“跳崖式”的貶值
對此,岸田文雄想到的辦法是轉移視線、揚長避短——要知道,他可是日本戰後任期第二長的外務大臣。
于是他苦心經營,讓美國給自己“擡轎子”,唱了出亞太“主角戲”——選民喜歡的,正是日本主動出擊的形象。
諷刺的是,這個套路本來是美國設計來利用日本的,沒想到卻被日本利用了。
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革”,從表面來看,日本陸續成立了有三四百個政黨,很符合美國常說的“民主”的體例。
但看内裡就能發現,美國不僅保留了天皇制,也沒有徹底清算軍國主義勢力殘餘,甚至還扶植與軍國主義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保守勢力上台執政。
一位二戰中的甲級戰犯嫌疑犯,就坐上過日本首相的位置。他的名字,叫岸信介。
決定釋放他的,正是美國。在美國的操弄下,日本,未能對曆史進行認真徹底的反思,就被裹挾到美國的新戰略中。
在後來擔任日本首相期間,岸信介達成了一項重要政績,新《日美安保條約》。
岸信介(左)在艾森豪威爾(右)的注視下簽署了改訂後的《日美安保條約》
與戰後簽署的舊《日美安保條約》相比,新的條款,明文規定了美國有“保衛日本的義務”——日本和美國結成軍事同盟,美國,在東亞找到了戰略支點。
不過岸信介也有自己的主意,他提出,要在日美安保體系中增加日本自己的主導權。
這是因為讓日本掙脫戰後國際規則束縛,是“岸信介”們的執念,當時的方法隻有一個,依靠美國的力量,再慢慢灌注日本的“自主性”。
此後的一路右轉,自然也是在美國的默許下推進——美國想在亞太地區保留不穩定因素,來作為自己制衡其他國家的支點。這就是美國所謂的“民主化”。
這個目的,往往是以傷害和犧牲域内的安全和穩定為代價的。日本“背叛”亞洲的信号,值得亞洲國家警惕。
當我們看透了日本政客的圖謀和政壇興替的宿命,隻會讓日本的“伎倆”無處可藏,日本的一舉一動,隻能讓亞洲國家更好地團結一緻,做好應對。畢竟,曆史記憶是永遠抹不掉的。
謀求大國地位最終隻會是“黃粱一夢”,而妄圖改變宿命的日本政客,也不過是曆史中的“跳梁小醜”!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玉淵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