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評劇石桂靜
評劇石桂靜
更新时间:2025-04-13 21:01:31

新戲,終究要有新氣象。

6月29日,新編京劇《石評梅》的第一次聯排在北京京劇院的第二排練廳舉行,包括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石評梅》的音樂設計朱紹玉、京劇教育家李文敏、表演藝術家葉金援、周家新、劉耀春等在内的專家共同為此劇把關“擇毛”。

作為“大戲看北京”的重點劇目,京劇《石評梅》在編排與表演等方面具有了“新”的突破。不管未來這出戲能否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但這種立足于守正基礎上,敢于嘗試、敢于創新的精神,對于當下的中國京劇乃至戲曲行業,是可以寫上一筆的。

評劇石桂靜(新編京劇石評梅為演員量身打造新戲)1

郭玮(右)和周恩旭

評劇石桂靜(新編京劇石評梅為演員量身打造新戲)2

小生表演藝術家李宏圖

因人設戲

唱腔傳統為基礎

但有新的内涵

這出戲所采取的是因人設戲,為演員量身打造的方式來進行創作的。作為擁有衆多優秀青年演員的北京京劇院,如何讓這些演員不虛度光陰,空負韶華,為這些優秀的青年演員打造好戲、打造适合他們的戲,恐怕是最符合培養戲曲人才、培養戲曲市場的方式了。

《石評梅》是根據程派青衣演員郭玮的藝術特點,為其量身打造的。這既說明演員自身的價值,也說明劇院對演員的認可。藝術創作,不是吃“大鍋飯”,排演新戲更不是派發紅包——在藝術人才的使用上就要誰優秀用誰,誰吃苦用誰,誰對得起這門藝術用誰,誰能擔得起責任用誰。

更何況,為演員量身打造新戲這也符合譚鑫培以後京劇創作的規律。成角成腕的演員無論是演老戲還是排新戲,都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因人設戲,觀衆也是通過“角”認戲,通過戲認“角”,這樣演員才會有動力,劇團(班社)才會有競争力,市場才會有活力。

實際上,這次《石評梅》在唱腔設計與安排上,可以說是一次程派唱腔的大集合,從西皮到反二黃,從慢的到快的,從上闆的到不上闆的,從高的到低的,全都有機地融合在這出戲裡。這對于演員來說也是一次大的挑戰。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唱腔傳統為基礎,但有新的内涵;保住了程派的韻味,沒有新編或者新改程派戲的那種脫離程硯秋先生藝術精神的怪腔怪調。這是一種“體系”的呈現,而并非簡單的個人炫技。

創新突破

拓寬武生戲路

新編現代戲有了小生行

這出戲在選用演員上,敢于重特點,抓全面。青年武生演員周恩旭在這出戲裡飾演高君宇,不僅有武功技巧,還有大量念白與唱段。唱念做打全面開花的武生演員不多,但如楊小樓、高盛麟、李少春、李萬春、厲慧良等等,一旦全面開花終成大器。

這些年,北京京劇院在培養武生人才方面走在了全國院團前列。但是武生受身體因素影響,随着年齡的增長,能夠演出的劇目隻能是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如何去拓寬他們的戲路,降低生理和年齡因素對演員的影響,這是一個藝術院團在演員培養方面的新課題,更是藝術院團對演員的責任。

周恩旭,作為一名青年武生演員,在保證“武”的前提下,能夠重文練唱,在一個角色的身上,突破某一個行當的限制。這既體現了編導的眼光與魄力,也展現了演員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機會,必然是給有準備之人的。

再者,新編現代戲有了小生行。原本這是一出年輕人演的青春戲,但是小生表演藝術家李宏圖卻在這出戲裡實現了老戲骨的“青春範兒”——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闖勁、拼勁,成名已久的老戲骨也依然保持着年輕人的闖勁、拼勁。

這次李宏圖主動請纓以小生行來飾演劇中的配角餘書豪——一位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的“油膩”小知識分子,令人大感意外。因為小生行當演現代戲,除了葉盛蘭先生在《白毛女》裡演大春以外,鮮有耳聞,近些年更是聞所未聞。其中原因衆多,但對小生行當認識上的不足甚至誤解,是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

縱觀全劇,李宏圖在戲中的表演與人物能夠貼合緊密,在小生特有的大小嗓的使用上合理轉化,不冒不噪不突兀,不醜化不模式化,把小生的藝術特點淋漓盡緻地展現了出來。這也為未來現代戲在使用小生行當,和小生行當如何去表現現代人物提供了借鑒。

從更高遠的意義上來說,李宏圖的這次勇敢嘗試拓寬了一個行當的戲路,給後續人“多留了一碗飯”。

起用新人

在實踐中培養編劇

化被動為主動

在當下戲曲編劇人才極為短缺的情況下,敢于使用年輕編劇,從工作實際出發,在實踐中培養編劇,化被動為主動,為戲曲藝術院團在彌補編劇短闆上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

當前,戲曲行業的編劇人才短缺已經是不争的現實,而劇院每次排新戲都從社會上找編劇也不是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培養自己的編劇隊伍甚至于比培養優秀演員更為迫切。這次《石評梅》的創排過程中,二十多歲的青年編劇做主打,包括院長在内的衆多專家、能人做配合,這樣的創作過程無疑是對青年編劇最大的幫助和鍛煉。

雖然《石評梅》這出戲還沒有接受觀衆考察與檢驗,但僅從創作過程來看,一出新戲必須要有突破,它才可能有成功的前提。這種突破,既是藝術創作本身的,也要體現在藝術管理方面。隻有這樣,包括京劇在内的戲曲藝術,才能夠從軟硬兩個維度實現發展:軟,是機制;硬,是作品。軟硬結合,軟硬互補,才能推動傳統藝術不斷向前。

(文/記者 滿羿)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高分爆笑喜劇(年度爆笑喜劇回歸)
高分爆笑喜劇(年度爆笑喜劇回歸)
  來源于:黃河票務APP   三個小時笑死的年度喜劇,劇情高潮叠起、笑點密集如掃雷,屯好的成噸包袱,全場無尿點,節奏完全流暢,浪到飛起,讓你整個笑完全程,絕對值回票價!      喜劇片《糊塗戲班》最早是由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邁克爾·弗萊恩所創作的,于1982年在倫敦首演,它一問世就引起了觀衆的熱烈反應。   該劇後來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複排,成為倫敦西...
2025-04-13
趙露思生圖被網友吐槽(看趙露思騎真馬哇哇大哭)
趙露思生圖被網友吐槽(看趙露思騎真馬哇哇大哭)
  《星漢燦爛》開播,有多少人被一幫老戲骨的演技驚豔就有多少人對趙露思傻白甜式演技感覺到失望。   在一群微表情都意味深長的老戲骨之中,趙露思隻會傻乎乎張大嘴巴說着台詞的樣子可真的被秒成了渣渣~      這次趙露思《星漢燦爛》的現場花絮還被導演組放出來,隻見趙露思和吳磊同騎一匹馬,即使有個男子在身後護着趙露思依舊覺得心驚膽戰,吓得在馬上哇哇大哭起來,或許導...
2025-04-13
暴雨期間河堤撈魚(撈了鯉魚和草魚30多條)
暴雨期間河堤撈魚(撈了鯉魚和草魚30多條)
  連日來,不少地方連降大雨,河道漲水,田間地頭來了不少大魚,附近村民随手撈魚,特别開心。   鯉魚、草魚、鲢魚、鳙魚……在廣東清遠,田間地頭出現了魚群。有網友在朋友圈發了不少照片,展示捕撈的魚類。      這些魚類,大部分是從魚塘裡跑出來的,有鯉魚、鲫魚、黑魚及四大家魚等,當地養殖戶損失巨大。   在農村,養殖業的風險比較大,因為水火無情。特别到了梅雨季...
2025-04-13
蘇聯為什麼能反攻莫斯科(損失慘重的蘇聯)
蘇聯為什麼能反攻莫斯科(損失慘重的蘇聯)
  1941年6月22日淩晨3點15分,德軍以總兵力550多萬人的空前作戰規模,在4900餘架戰機、3700輛坦克、 47000門大炮、190餘艘艦艇的配合下,對蘇聯發動了代号為“巴巴羅薩”的軍事打擊,襲擊了蘇聯西部邊境的幾個大軍區。德國空軍首先突襲了西部邊境的蘇聯空軍機場,然後大批德軍裝甲坦克集群在寬大的正面向蘇聯發起了快速攻擊,蘇軍被迫應戰……     ...
2025-04-13
楊紫戰長沙把霍建華演哭了(楊紫和霍建華含蓄的愛)
楊紫戰長沙把霍建華演哭了(楊紫和霍建華含蓄的愛)
  電視劇表達愛情用得最濫的情節之一肯定有擁吻,就連古裝劇也沒有例外,甚至更比都市劇有過之而無不及——套路非常恒定:第一次見面,不管大路多麼寬廣,兩個人總能碰在一起,然後總能抱住,一旦抱在一塊,嘴唇的位置總能恰到好處地兩兩對印,而且無論雙方高度有多大懸殊都不是事。   要是碰不上,也有辦法,那就來一波強吻,現在上線的《雙世寵妃2》全程都在賣這個景色,跟《1》...
2025-04-1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