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陶力
編 輯丨林虹
圖 源丨圖蟲
唇亡齒寒,在蘋果産業鍊幾乎是不被動搖的真理。
“目前了解到的情況,蘋果對供應鍊的砍單主要集中在耳機、手表和PC上,對于手機還好。”1月4日,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
PC出貨量的持續下跌,也是蘋果及其産業鍊承壓的重要原因。1月3日,蘋果公司股價開盤即跌,收盤時跌幅為3.74%,市值跌破2萬億美元。據媒體報道,蘋果以需求減弱為由,通知了産業鍊上的零部件供應商,今年第一季度減少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設備元器件的生産。
這是蘋果公司自2021年3月以來,首次跌破2萬億美元。蘋果概念股在1月4日也同樣遇挫,立訊精密跌停,收盤價為28.37元/股,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科技、東山精密分别下跌4.10%、10.11%、9.36%。
行業内對于供需的擔憂,進一步加劇。
東山精密在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生産經營一切正常,核心客戶訂單穩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撥打舜宇光學科技的投資者關系聯系電話,則一直無人接聽。
整個産業鍊不得不尋找新的場景,從而彌補消費電子端的低迷。
郭天翔認為,市場的低迷,供應鍊受到的震動相對會更明顯一些。供應鍊公司需要繼續加強與廠商的深度合作,不斷投入到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上,打造出具備差異化、可以引發消費者換機動力的新産品。另外,供應鍊公司也可以加強與消費電子産品以外的市場合作,比如新能源車等,擴大業務面,以彌補一些消費電子市場低迷帶來的損失。
砍單帶崩産業鍊
即使是蘋果,在面臨大的行情衰退時也有心無力。根據IDC報告,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銷量為3.02億台,同比下降9.7%,這是全球手機銷量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下滑,主要因為全球需求疲軟、成本上升以及通脹導緻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下降。
進入2023年,這一現象短期也不樂觀。
蘋果目前的主推機型為iPhone14,該機型配備A15仿生芯片,擁有16核神經網絡引擎,同時還有1200W像素後置雙攝。但是,在最核心的芯片、屏幕等硬件參數上,與iPhone13Pro相比并沒有明顯的提升,而受歡迎的iPhone14Pro則長期處于供貨不足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在傳統的雙十一、聖誕節、春節等消費旺季,缺貨也令其銷量受到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2022年12月初,用戶在天貓、京東等渠道下單購買iPhone14Pro,等待時間超過一個月,這也嚴重影響到了用戶體驗。
一葉知秋。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計,下修2022年第四季度iPhone出貨量約20%至7000萬到7500萬台。他認為,蘋果去年第四季的營收和每股獲利存在下行風險,當季iPhone營收可能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20%-30%,甚至更多。
受到蘋果砍單影響,首當其沖的莫過于産業鍊上的供應商。以東山精密為例,該公司業務涵蓋電子電路、光電顯示和精密制造等領域,公開财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東山精密電子電路産品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60%。而在2021年,來自蘋果公司的銷售額占立訊精密年度銷售額比例超過74%。
郭天翔告訴記者,雖然iPhone 14市場表現低于預期,特别是iPhone14 Plus已經在去年砍單,但是PRO系列的需求還不錯,導緻整體蘋果手機出貨量還不會太差。另外,由于疫情導緻去年11月鄭州富士康的産能不足,使得去年Q4蘋果的出貨量已經低于預期,部分出貨延遲到今年,所以手機面臨的壓力相比其它産品線相對小一點。
在PC端,蘋果也面臨壓力。
Gartner初步統計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總計6800萬台,較2021年第三季度下降19.5%。這是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該市場出現的最大下降。
Gartner研究總監Mikako Kitagawa表示,雖然供應鍊中斷問題終于有所緩解,但由于消費者和企業市場對PC的需求疲軟,該市場目前正面臨着高庫存這一主要問題。許多消費者在過去兩年已經購買了新的PC,因此盡管有大規模的促銷和降價,返校季的銷售結果仍因為缺乏需求而差強人意。在企業市場,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确定性,也令企業在IT支出方面更加謹慎。
保守的賽道
2022年一整年延續的手機市場低迷狀态,目前看2023年很難會有反彈。各廠商對于預期目标也一改過去兩年的激進,紛紛轉為較保守的運營策略,控制庫存。而蘋果的保守砍單,或許隻是行業的一個縮影。
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稱,在連續三個季度營收下滑後,小米在2022年12月底開始啟動裁員。有小米集團内部人士表示,年底裁員的事情确實有,但都履行合法合規的流程。補償政策為N 2,未休完的法定年假按照雙倍金額折算,實際優化人員數量不到整體的10%。
裁員背後,是市場的寒氣在侵入小米。去年三季度,小米營收同比下降9.7%至704.74億元,淨虧損為14.74億元,去年同期為淨利潤7.88億元。而具體到業務層面,小米的各項業務收入均在收縮,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1.1%至425億元;IoT與生活消費産品收入同比下降9%至191億元。尤其是作為小米的核心收入來源,智能手機正面臨市場需求減弱的挑戰。
近幾年來,手機性能過剩,新品創新不足,而軟件方面未出現新的“殺手級”應用,導緻消費者缺乏換機動能。
在IDC分析看來,疫情影響持續,經濟環境和消費者信心需要更長時間恢複。上半年庫存壓力依然存在。預計2023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0.9%,2024年有望迎來反彈。
短期内,智能手機發展難有大的創新突破。但是廠商會加強與供應鍊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定制化産品,盡可能吸引消費者。此外,在一些細分領域和新的場景,也是供應商們面臨的新機會。
“供應鍊價格繼續下降,有望推動部分技術使用滲透率提升。比如8GB 256GB将成為消費者選擇安卓手機起步配置。曲面屏在中低端産品上開始廣泛使用,OLED屏幕滲透率繼續增長。更多低端産品開始支持5G,5G份額繼續提升。”郭天翔進一步分析認為,手機影像體驗提升依然是各廠商的發力重點。而安卓手機延續“高端化”發展路線,加大旗艦機型投入,蘋果産品線也會繼續提升價格。
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由于蘋果砍單波及産品線的擴大,受影響的供應鍊公司也在增加。立訊精密、雲海金屬、鼎陽科技等公司股價也均在4日大跌,它們曾經與蘋果一起經曆了榮光,也不得不面臨黯淡。
郭天翔判斷,高端手機市場相對受影響較小,各安卓廠商都會繼續各自的高端化路線,并且主要廠商基本都形成了折疊屏 直闆機的雙旗艦戰略,所以安卓手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還是會進一步增長的。當然安卓手機的高端化,目前來看依然任重道遠,需要更多時間更多資源投入到産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建設。所以,短期内蘋果在高端市場還是會保持絕對優勢。
而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他們的信心并不多了。除蘋果市值大跌外,美國其他科技巨頭市值同樣大幅蒸發。亞馬遜和Meta股價在過去一年間分别下跌約50%和63%,蘋果股價同期下跌大約31%。看來,在持續創新和突破瓶頸這條路上,科技巨頭們任重道遠。
E N D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餘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