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中心思想是,道對萬物有左右作用,但它卻不因此而有自己的欲望。老子從“小”和“大”特别賦予的名稱和角度贊揚了“道”的精神。本來這裡面沒有什麼難點,沒想到很多人都把“汜”說成了“泛”,倒讓“大道汜兮”理解起來有點難了。要注意的點還有,“小”和“大”是從不同側重點給“道”起的名字,這裡并不談“大小”的辯證關系。文中我還多談了“萬物複歸”的一些要點,大家也可以看一下。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意譯】
大道的作用,極像“汜”的情形!(它讓由幹流分出的水又彙合回幹流,)(就是說,萬物的興作和複歸,)大道是可以左右的。
萬物依賴大道得以生長,大道沒有推辭萬物;事情完成了,大道卻不居功自恃。(從中可以看出,)大道養育萬物而不自為其主宰,它一直付出卻沒有為自己的欲望,由此可以稱它為“小”;萬物紛紛複歸,大道也不自以為其主宰,由此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大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我的翻譯是:大道的作用,極像“汜”的情形!它讓由幹流分出的水又彙合回幹流。就是說,萬物的興作和複歸,大道是可以左右的。
1、“汜”,讀音是sì,本義是指“由幹流分出又彙合回幹流的水”。“汜兮”,直譯是“汜啊”;意譯為“大道的作用,極像‘汜’的情形!它讓由幹流分出的水又彙合回幹流。”,這樣不會過于簡單,還可以把“汜”的含義展開,比較妥帖。
2、“左右”,控制、指揮的意思。“其可左右”,大家先看第十六章,裡面提到“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這是從萬物的角度來談“興作于道和複歸于道”;本章是從道的角度來談“大道是可以控制萬物的興作和複歸的”。萬物的興作,對應于大道的“衣養”;萬物的複歸,對應于“萬物歸焉”。
3、這句話,老子用了一個極其形象的比拟。就是把“水出而複還”的現象和“大道左右萬物”的道理放在一起,直觀明了,通俗易懂。
4、我相信大家看到的翻譯,都不是我這樣的。一種是把“汜”通假為“泛”,更多的是同為“通行本”,上面印出來的就是“泛”字。前者篡意,後者篡字。有人這樣翻譯:“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還有“大道普泛無涯,怎麼能夠限定它的前後左右呢?”等等。很明顯,既然“廣泛、普泛”了,就不止“左右”,還得加上“上下”和“前後”等句中沒有的意思!而本章老子要談的是:大道對萬物的“左右”即控制作用,是很确定的。那麼,就不能用“廣泛、泛濫”這些表達空泛、随意、失控意義的詞語來表達;而是用“汜”來做形象的比拟:流出的水還得乖乖地流回來。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可以翻譯為:萬物依賴大道得以生長,大道沒有推辭萬物;事情完成了,大道卻不居功自恃。
這句話不難理解,類似的句子和意思,在第二章、第十章出現過。不過要注意的是,要把它看成一句總述性質的話,可以分述為下面二層意思。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
可以翻譯為:從中可以看出,大道養育萬物而不自為其主宰,它一直付出卻沒有為自己的欲望,由此可以稱它為“小”。
1、這是分述的第一層意思,“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對應于“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我的翻譯裡有“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子,就是表明要從前面的句子得出新的論述。
2、“常無欲”,應為“恒無欲”,意即一直沒有“為了自己”的欲求。
3、“可名為小”。“小”是老子給“道”起的一個名字。其特定的含義側重于:付出 無欲。一般而言,有付出總會有欲求的。但是,“道”不僅沒有成為其付出對象的主宰,反而總是呈現慈愛謙下的姿态。于是,老子就用了一個“小”字,來代表“道”這種無欲而付出的精神。因此,我不認同有人認為“常無欲”是多餘的。不能因為後面沒有“常無欲”,就斷定這裡為多餘;應該堅信,作為文化經典的《道德經》是不會錯的!解讀時,如果覺得哪裡錯了,首先要懷疑的是自己哪裡理解有誤?而不是輕忽地說作者錯了。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可以翻譯為:萬物紛紛複歸,大道也不自以為其主宰,由此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大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1、這是分述的第二層意思,“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對應于“功成而不有”。
2、說一下“萬物歸焉”。
①大家再看第十六章,裡面談到,萬物興作之後,紛紛各複歸其根。那歸根是什麼呢?老子層層遞進地說,歸根叫“靜(沒有私欲帶來的心靈躁動)”,叫“複命(回到生命根本之處)”,叫“常(規則規律)”。
②老子還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裡的意思是,統治者治國理政時,懂得“常”的道理,就能做到對百姓虛懷寬容;做到對百姓虛懷寬容,就能繼而在天下做到公正無私;能夠在天下做到公正無私,凡事“以天下的利益為優先”,就能讓自身得到長久的保全。能夠做到自身長久保全,就達到了像“天”那樣的“不自生故能長生”的境界;達到了“天”的境界,也就達到了“道”的境界; 而“道”是長久存在的。總結來說,凡事沒有以自身利益為優先的人,沒有危險。
③從第十六章可以看出,萬物複歸的本質是回到“不自生”的根本點上!正像第二十五章說的“道法自然”,什麼法在“自然”(什麼機制在自動自發起作用)?就是“不自生”!一方面,大部分個體生命或許有些自私,但最終又回到“不自生”的“道”上,得以長生。這種情況稱之為“複歸”。另一方面,少數個體生命自私到底,相較于“不自生之道”,越走越遠,以至于完全背離了“道”,這種情形稱之為“遠曰反”。注意!“反”不是第一方面複歸之“返”,而是發生質變之“反”!定性時叫做“不道”!老子在第六十五章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也可以反過來說,“遠”玄德(道)之“物”,最後到了“反”的地步,就沒有什麼“大順”可言了。這樣的結果,第十六章稱之為“妄作兇”。
④還要注意一點,于道“歸多反少”是萬物之常态;而于道“歸少反多”卻是人類特别是統治者的常态。所以,老子才對侯王說“反者,道之動。”這個話題,以後再細讀詳說。
3、“可名為大”。“大”是老子給“道”起的名字之一。其特定的含義側重于:萬物歸服 不自以為大。一般而言,萬物歸服總會成為其主的,且讓其有所束縛和不自然的感覺。但是,“道”不僅沒有成為歸服者的主宰(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而且始終保持“不自以為大”的姿态,讓其處于自然自适的狀态之中。于是,老子就用了一個“大”字,來代表“道”的這種精神。注意,“以其終不自為大”,就是“恒無欲”,同時讓萬物處于自然自适的狀态之中。
4、為什麼“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正因為“道”始終不自以為大,沒有自己的欲望,就會無條件地“衣養萬物”,萬物因均沾受益而歸複于它,它也就成了“不為主”之“大”。
【細讀《道德經》系列,做嚴謹踏實、邏輯自洽的解讀,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