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映的《斯大林格勒》,是為數不多的俄羅斯賣座電影。|視覺中國
一些上了年紀的國人,對于那些經典的蘇聯電影和導演可能會如數家珍:《格羅莫夫日記》與愛森斯坦,《命運的捉弄》與梁贊諾夫,《伊萬的童年》與塔可夫斯基……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于蘇聯和當代俄羅斯電影,已經很難評說一二了。現在,電影院偶爾也會上映一兩部俄羅斯影片,但數量可憐的排片和不給力的宣傳,使得筆者想去看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快下線了。唯一的機會是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定鬧鐘搶票,勉強擠出時間,奔波于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電影院之間,趕場的路上不自覺地歎了口氣:真難啊。
有時候也會在網上搜些資源看,但俄羅斯電影還是小衆,豆瓣上标記看過的人也不多,評論區裡一些文藝青年自以為看完一部電影,就能參透當今俄羅斯社會的本質……筆者作為俄羅斯文化的研究者,嘗試着厘清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曆程。
其實早在蘇聯解體前,蘇聯電影就已開始改革。1986年,第十屆全蘇電影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後,電影界的指導思想開始轉向,随後便開始了電影改革期,出現了第一批商業合拍片等。作為蘇聯電影的繼承者,俄羅斯電影的滑鐵盧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并一直持續到2001年。
蘇聯解體的同時也摧毀了電影業,每個人都盡可能地逃離這個領域。在90年代的俄羅斯,昔日的電影院成了擺攤場所,電視裡播放着低成本的電視劇,地下市場裡到處售賣着質量極差的外國電影盜版碟。199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俄羅斯電影雪上加霜。在這種大環境下,俄羅斯出現了很多私人電影工作室,盡管外部環境嚴峻,但這些工作室還是能時不時産出一些經典,如:彼得·托多洛夫斯基的《再來一次》(1993年)、帕維爾·丘赫萊伊的《小偷》(1997年)、弗拉基米爾·緬紹夫的喜劇《如此荒唐》(1995年)等。這一時期最熱門的電影當屬阿曆克塞·巴拉巴諾夫的《兄弟》以及随後拍攝的《彼得堡異人寫真》(1998年)。
直到2000年初,俄羅斯政府決定将電影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産業之一,俄國内開始出現影視公司,當時這些公司以拍攝電視電影和小成本電視劇為主。目前,俄羅斯影響力較大的電影公司有藝術影片集團、特利黛、STV、中樞夥伴等。而在世紀交替,大量犯罪題材的電視劇霸屏,如:1998年播出的《破燈街》、1999年播出的《黑幫城市彼得堡》等。同時,以女性群體為受衆的劇情片也開始在電視上播出,如1999年的《定情戒》《加爾默羅達》等都受到廣泛好評。2007年,俄羅斯第一部3D電影上映,但票房并不理想,更賣座的俄羅斯3D電影直到2010年才進入影院。
2001年-2015年這15年間,俄羅斯電影共獲得17.8億美元票房,最賣座的電影是由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導演的《斯大林格勒》(2013年),票房總計6800萬美元。制作成本最高的電影是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2:碉堡要塞》(2011年),這部電影總共花費4500萬美元,而最後票房卻隻有可憐的150萬美元,僅為成本的三十分之一。
總體看來,俄羅斯電影不如蘇聯電影盈利多,目前俄羅斯電影産業的處境仍比較窘迫。每年,俄羅斯政府都大量撥款以支持電影産業的發展。2016年,俄羅斯官方的非營利組織“電影基金”給電影制作人共撥款28億盧布,整一年間,制作人和導演從國家拿到了50億盧布,然而呈現給觀衆的高質量影片仍屈指可數。
縱觀近些年的俄羅斯電影,大部分賣座影片都偏向好萊塢審美,主要為動作片、災難片、科幻片,如引進我國的《奪命地鐵》《火海淩雲》等,個别影片沿襲了法國和德國電影的風格。2015年,由安德烈·薩金塞夫導演的《利維坦》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使得一系列反映俄羅斯社會現實的現實主義電影進入觀衆視野,如青年導演尤裡·貝科夫的《危樓愚夫》(2014年)等。
俄羅斯著名電影導演、莫斯科電影制片廠總經理卡連·沙赫納紮羅夫曾在杜馬演講中這樣說過:“如今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人們讀書越來越少了,電影正在取代閱讀。在飛機、火車、地鐵上,所有人都在用手機看電影。但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俄羅斯在其中占據了什麼位置?答案是:沒占任何位置。與此同時,電影影響着人們的世界觀和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思想影響力。在這場軟實力的鬥争中,我們輸了……在藝術中必須得有思想體系的存在。”
昔日榮光已不可追,如今的俄羅斯電影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或許已經度過蹒跚學步的階段,但如何用膠片承載俄羅斯思想,仍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長久命題。
作者:王其然
編輯:陸益峰 吳雨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