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俱進?弘揚民族精神 讴歌美好生活,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俱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俱進
弘揚民族精神 讴歌美好生活
——評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獎
作者:金娟
在全國人民共同慶賀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之際,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終評現場演出及評選于10月底順利舉行。活動從全國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中國舞協團體會員單位和5個中直院團以及10個新文藝群體的328個報名作品中,挑選出了43個作品進入終評。11月25日,經評委會嚴格評選,最終,《陽光下的麥蓋提》《姥姥的田》《浪漫草原》《柔情似水》《瑤山夜雨》《移山》六個作品獲得本屆“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獎。
本屆“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參評作品,集中展示了近兩年我國民族民間風格的舞蹈藝術創作新成果。43個終評作品均以我國傳統民族舞或民族題材為基礎創作而成,涵蓋了漢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彜族、瑤族、傈僳族等17個民族。作品中既有以傳統的民族舞蹈為主體,集中展示獨特風格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也有運用傳統民族舞蹈元素,以藝術手段表達民族的生存和生命意識,挖掘人物複雜而深層的内心情感與豐富精神世界的舞蹈作品,還有借助民族舞蹈元素來表現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和思考的舞蹈作品,呈現出多元的創作發展趨勢。舞蹈藝術工作者用蘊含民族特色、飽含民族情感的舞蹈語言,為人民而舞,為時代而舞,也為中國共産黨的百年華誕獻上了最誠摯、最深情的祝福。
在以往創作民族舞蹈的過程中,出現了部分偏重對傳統舞蹈形态的提煉、運用,忽視對民族精神的展現和挖掘的現象。這種過分強調形式特點的舞蹈創作,無法體現内在、深層次的民族精神,使作品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在本屆荷花獎評比過程中我們發現,簡單地将民族元素或民族特色等同于民族精神的舞蹈作品數量明顯減少了,越來越多的編導更重視對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弘揚,增強對民族舞蹈元素的挖掘、整理和創新,實現了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體現出強烈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民族舞蹈《移山》取材于山東鼓子秧歌,生動演繹了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愚公移山》。該舞蹈保留了傳統山東鼓子秧歌中“穩”“沉”“抻”“韌”的語言風格,并将鼓子秧歌中青年男性扮演的“鼓”角提鼓、掄鼓等典型舞蹈巧妙地改編為移山者掄錘鑿山的動作,用舞蹈語言勾勒出粗犷凝重、團結勇敢、堅韌不拔的“移山者”形象,生動展現了中華民族衆志成城、堅韌不拔、不懈奮鬥的民族精神。
再如,以維吾爾族傳統舞蹈刀朗舞為主要素材的《陽光下的麥蓋提》,通過剛勁有力、熱情奔放的群舞表演,表現了新疆人民和諧幸福的生活。此外,舞蹈中還融入了漢族鼓子秧歌,以此塑造了一位獻身祖國邊疆建設,勇擔當、善作為的援疆幹部形象。在舞蹈過程中,編導将傳統刀郎舞中男女對舞的形式,創造性地轉化為刀郎舞的領舞者和白襯衣舞者的對舞,以此展現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關懷下新疆各族群衆攜手并進、共創美好生活的幸福場景和精神風貌,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民族精神。
通過一屆又一屆的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活動,我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民族舞蹈創作始終不能離開民族舞蹈的文化身份,要把傳承、發展和弘揚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變成一種自發追求。大量的舞蹈創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獨特的藝術視角,創作出衆多讴歌時代變革、振奮民族精神的舞蹈作品,以此推動中華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同時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和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