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與其他季節相比,河流、湖泊水情、魚情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水溫降低,魚活性受到抑制,覓食不積極等等。但魚的基本習性特征并無消退或改變,甚至在冷冬季節,功能效果更加突出。本文以此為起點,探讨魚的趨光性、趨溫性、群聚性對冬季野釣的影響,具體如下。
冬季水情、魚情的基本變化
湖泊、河流水情、魚情的變化,是魚的各個習性特征驅使行動的基礎與前提,也是釣魚人選用垂釣方案的依據,下文從水情、魚情兩方面分别展開。
1、水情變化
首先,冬季水溫下降後,水質變得清澈、水體也偏瘦些。這是由于随着水溫降低,深秋季節附着在水底、障礙物上的大量浮遊生物、軟體小蟲、藻類碎屑等,因無法抵禦低溫,逐漸喪失活性、消亡殆盡。冬季的魚口輕,有些魚甚至冬眠毫無食欲,盡管如此,魚為了維持必要的新陳代謝,也需要進食的,而可供吞食的食物明顯減少。
其次,水溫變化呈現分化,水下3米的位置可作為水溫變化的分界線:3米以上的水層受陽光輻射、樹蔭、風力的影響顯著,易波動;3米以下水層水溫穩定,波動小,且水溫随深度的增加逐漸升高。
2、魚情變化
首先水溫降低,魚活性差,可長時間栖息在水底的某一位置,不遊動,尤其當水溫接近5℃時;魚口輕,攝食不積極,但魚新陳代謝的需要,對含高蛋白、腥味濃厚的商品餌或葷餌頗有興趣。其次,與夏秋季節不同,魚活性高,四處遊弋,冬季魚群的分布則相對集中,比如在深水區或者水草窩裡等等。
魚的習性特征對冬季野釣的指導意義
上文對冬季水情、魚情的主要變化做了描述,而這些變化是魚的各個習性特征反饋行動的基礎與前提,同樣對野釣具有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魚的趨光性
魚的趨光性,即魚所在的水體環境陰暗,發現光亮後,魚會向其遊動,而有些魚比如鲶魚厭光,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冬季清晨,天微微亮,相當部分的魚趁機覓食,原因有二:一是微弱的光亮,利于魚覓食;二是微亮的環境下,魚也遊動到岸邊食物豐富的水域,覓食,相對安全。通常像北方的山東、河北等地,清晨5點30分至7點30分是魚群的覓食高峰期。一旦過了這個時間段,魚群逐漸散去,魚口也消失。主要是天放亮了,魚為了安全通常向深水區或水處遊弋了。
正是基于此,不少野釣人趁這個時間段揚竿,盡管氣溫低、操作也不方便。魚有覓食的沖動,所以可提前打窩,将魚群聚集在一起,這需要打隔夜窩,時間較長的緣故,固體的顆粒窩料,多一些,粉末的窩料少一些,甚至不需要,以免過快融化、消散。
2、魚的趨溫性
正如前文所講,冬季水溫降低,魚會向水溫高的深水區及水草處等水層遊動。其實魚的趨溫性,并非“趨向水溫”過高的水層,比如鲫魚它的适宜水溫在16-25℃,那麼的它的趨溫性便可理解為趨向這個水體溫度範圍。盡管如此,也并不表示冬季水溫升高,魚情就一定好,還涉及到溫差的問題。如果陽光輻射能力強,中上層水溫迅速升高,短時間内水溫提升便超過5℃,而魚是變溫冷血動物,體溫的提升相比水溫的變化,有明顯的滞後性,此時的魚有極度的不适感,溫差越大,不适感越強烈。表現在釣魚上則是氣溫高、人感動舒适,卻沒有魚口。
所以野釣時,不僅關注垂釣當日的氣溫峰值,還要了解溫差大小,甚至昨天、前天的水溫情況。再者這也解釋了冬季野釣為何優先釣深的原因,深水特别是3米以下的區域,水溫高、且波動溫差小,魚的不适感減弱,覓食也相對積極些。
3、魚的群居性
如果前文所講,冬季魚的分布與夏季魚四處遊弋不同,相對集中了。據美國某大學研究,當水溫低于10℃時,鯉魚逐漸相互靠攏,所在的水域面積魚群密度增大,同時意味着其他水域,魚群密度減少,這也解釋了為何野釣中許多夏秋季節的老釣點,卻沒有魚吃餌。
其次,魚的群居性并非随意尋片水域就栖息,但也并非均勻分布,涉及到水溫、食物、溶氧量乃至魚的安全性等等。比如最為重要的水溫因素,冬季對魚而言,水溫的穩定性大于水溫略高卻易波動,所以魚群多栖息在深水區,在數量及概率上也遠大于淺水區。栖息在水草處的魚群也是如此,水深不宜過淺。
除此之外,魚喜凹凸不平的水底,讨厭光滑、平整的水底。那麼像水底障礙物衆多、溝壑叢生的水域就容易聚集魚群。這樣的水底環境,不僅為魚群提供相對豐富的食物,魚還能隐蔽,但垂釣有定的難度。
寫在後面
不難看出,冬季水情的變化是魚習性特征改變的前提,而魚的各種習性特征,又因水情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反饋。于釣魚人來說,垂釣方案、技巧的選擇不僅需要結合水情這單一因素,同樣需結合魚情的各個習性特征,比如清晨,魚的趨光性,驅使它覓食,釣魚人恰能利用這一習性,會有不錯的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