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取完經後的故事?《無量壽經》乃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铠譯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衆生往生彼國等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西遊記取完經後的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取完經後的故事
《無量壽經》乃佛教經典,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铠譯。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衆生往生彼國等事。
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衆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穢不堪等内容。
1.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無量壽經·卷下》
人活在世間的愛恨情欲之中,從生到死,獨自來去,遇見經曆的所有快樂與悲傷之事,都是自己承受,沒有人可以代替。
2. 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無量壽經·卷上》
三垢就是貪瞋癡,人之所以造罪造業。三垢消滅就是止惡。“歡喜踴躍”,這種歡喜,是佛性本身所具足的歡喜,而不是發财等等世間染污的情緒。
3. 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 ——《無量壽經·卷下》
佛所講的經和所講的修行方法,也是很難聽得到的。想要遇到善知識也很不容易。即使遇到善知識的教導,聞法之後,而能依教奉行,也很難得。如果聽到這部經、這個念佛往生的法門,能真正相信,歡喜受持,那是難中之難,沒有比這個難更難了。
4. 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無量壽經·卷上》
所謂的妄言、绮語、兩舌、惡口,說這些話不但對自己沒有益處,也會傷害對方,所以“遠離粗言”,因為這個能“自害害彼,彼此俱害”。練習講對别人有利益的話、别人喜歡聽的話,讓對方感受到溫暖和體貼,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關懷、照顧,讓對方能夠有賓至如歸的感受,這樣就能「自利利人,人我兼利」。
《酉陽雜俎》唐代段成式創作的筆記小說集。該作品有前卷20卷,續集10卷。這本書的性質,據作者自序,“固役不恥者,抑志怪小說之書也”。
所記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動物、植物、酒食、寺廟等等,分類編錄,一部分内容屬志怪傳奇類,另一些記載各地與異域珍異之物,與晉張華《博物志》相類。
1. 人不讀書,其猶夜行。 ——《酉陽雜俎·卷十一》
人如果不讀書學習,他就會像在黑夜裡行走一樣茫然。
《後西遊記》,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三大續書之一。(另兩者為《續西遊記》、《西遊補》)該書作于明代(書中語及“錦衣衛”),作者不詳,現存版本僅标明“天花才子評點”字樣,但有作者名叫梅子和的說法,未經證實。
該書共四十回,影響雖不如《西遊記》,但在針砭時弊、笑罵文采方面頗與《西遊記》相比肩。
1. 真金不怕火 ——《後西遊記·第七回》
比喻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不懼怕任何考驗。
2. 一法通,萬法通 ——《後西遊記·第三回》
指精通某一項技藝,就能夠觸類旁通。
3. 入國問禁,入裡問俗。 ——《後西遊記·第二十二回》
指到了另一個國家或地方,先要問清楚有些什麼禁忌和風俗。
《便宜十六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蜀漢軍事著作,由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所著的重要兵法。
此書在《隋書·經籍志》中有收錄,此後的許多兵法類書都收有此策《便宜十六策》,諸葛亮主要論述治國治軍之道,全文分為十六個部分,分别論述治理國家的十六個方面,所以稱“十六策”,共約六千字。
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國治軍原則,為後代的人們所推崇,可謂是千古治國治軍者的經典。
1.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便宜十六策·思慮》
想要考慮某件事的好處,必須先考慮到它的壞處;想要考慮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須先考慮它的失敗。
2. 上枉下曲,上亂下逆。 ——《便宜十六策·君臣》
上面不正,下面就彎曲;上面混亂,下面就叛逆。
3. 遠慮者安,無慮者危。 ——《便宜十六策·陰察》
能從長遠思考的安定,沒有從長遠思考的則危難。
4. 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 ——《便宜十六策·察疑》
做事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否則事情就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