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指一個人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人的極度信任和尊敬,所以他們通常會将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是一個人有所為和不有所不為的态度;信仰成為一個議題,已經過了數千年,它來自遙遠的古希臘,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
如果沒有信仰,就會亂象叢生,是非不辨!信仰既是精神,也是标準,更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保障!你可以诋毀信仰……但人類那片空白的區域沒有了信仰,會被無數惡念填補……整個國家民族的全部個體不過是叢林法則的一個縮影,無人能免。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支部隊,他們享有“不服兵役,不納賦稅”的權利,他們就是成吉思汗的守陵人,終身戴孝,一生守陵——這就是他們的信仰,代代相傳,從不改變。
當今世界,不同守陵人有很多,但像成吉思汗守陵人這樣有組織有紀律的守陵部隊還是少見。
作為蒙古帝國的可汗,人們尊稱他為“成吉思汗”,有擁有四海八方之意。作為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人們對尊稱他為“一代天驕”。他這一生征戰不斷,勇往直前,直到他離開人世的最後一刻,還走在滅西夏的路上。
1225年的秋天,距離成吉思汗西征讨夏已經過去了七年,最終兩國達成盟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可是西夏卻突然違背了當時所定下的盟約,導緻成吉思汗的大将木華黎含恨而終。這時的成吉思汗已經64歲了,他不顧衆臣的反對,堅持親自征讨西夏。
不曾想,在途中進行圍獵時意外受傷,高燒不退,即使這樣,成吉思汗也從未想過放棄,他堅持不退兵,最終西夏王隻能派使者求降。
而成吉思汗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病危的成吉思汗在六盤山進行修養,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留下了至今還被世人稱贊的三條遺囑,于1227年8月,在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去世。
成吉思汗雖然沒有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目标——滅亡西夏,但是他卻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了滅夏、滅金的方略。我想,這就是他的子孫後代即使到了現代還依然尊敬他的原因之一。
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的幼子托雷親自挑選他的守陵人,首先,托雷在一些有名的将軍的部隊裡挑選了一千多人,這些部隊都是一直支持建立大蒙古國的。然後讓孛斡兒出作為這一千餘人的統領,讓他帶領這一千餘人守衛、祭祀成吉思汗的靈帳。第一批為成吉思汗守陵的守陵人自此出現。
由于戰亂從未間斷,對于成吉思汗的祭奠,一直都是傳統祭祀形式,比較簡單樸素,直到元朝一統天下,忽必烈欽定了“太廟八室四季祭祀制度”,并且将四時大典納入國事活動,對于成吉思汗的祭奠方式以及場面才有了重大改變。
除此以外,忽必烈還規範了祭祀用的祭文、祭詞等等,并且明确了有關守陵人的職位——太師、太保、宰相、洪晉等,用來管理祭祀的其他所有人員。
這些職位統稱為“亞門特”,一共有八個,他們分工都不同,各司其職,有主持祭祀的,有演奏音樂的,有籌備祭祀的等等……
而為成吉思汗守陵的守陵人,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達爾扈特人。達爾扈特,翻譯成漢語,有擔負神聖使命的意思,由此可見他們的忠心。
截止到現在,達爾扈特人依然為成吉思汗守陵,八百年的傳承,人口大約達到了兩千人。即使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他們的任務依然隻是圍繞着成吉思汗,遵照成吉思汗的遺訓,他們永遠都不擔任任何官職,也不用負擔官差徭役,他們隻需要專門管理成吉思汗的陵寝和有關祭奠工作。
而他們代代相傳的習俗也是延續至今,通常由父親教給自己的兒子關于祭祀和管理的各種儀式和方法,在父親的幫助下,學會《伊金頌》、《蘇勒定頌》、《窩奇特經》等等。
達爾扈特人,世世代代守護着白宮,一生在此吟誦祭文,都說時間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他可以讓人們淡忘痛苦,也可以讓人們忘記初心,可是這些事情從來不會發生達爾扈特人身上。
在成吉思汗陵的大殿中放着一盞酥油燈,這個燈從祭祀點燃之後,就再也沒有熄滅過,持續了800多年,數代人見證這一奇迹,守護這一奇迹。是什麼能夠讓達爾扈特人用自己的一生來守護這一聖燈,是信仰,是他們對成吉思汗的信任以及尊敬。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己沒有堅定的信仰。”
沒有信仰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沒有信仰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很多人認為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其實有信仰未必能成功,但沒有信仰的人注定會一事無成。
至今記得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他說學醫隻能救中國人的身體,隻有通過深切的文字,才能救活中國人的心。他的信仰就是喚醒中國人,為此,在寒冷的晚上,他随手摘下一顆辣椒,在嘴裡嚼了又嚼,直到辣得額頭冒汗,然後繼續讀書,寫作。最終,他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
無論是什麼樣的信仰,都是支持一個人生存的根本。相信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信仰,但實際上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些事物是他最看重的,而他的行為準則都會圍繞這些事物,這件事物就是他的信仰,雖然他可能沒有意識到。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不需要做指揮戰鬥的将,也不用做上場打仗的兵,我們隻需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信仰助自己的祖國早日完成偉大複興!
文/枕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