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0大力神運輸機在1954年8月23日首飛,60多年後依舊不見下崗。在戰術運輸機這塊沒有比它用的時間還要舊的了。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啟動了C130後續接替機,打算用更先進的機型來替代C130。但是最終結果,C-130運輸機還是依靠綜合優勢,停研了YC-14和YC-15的測試原型機。YC-14和YC-15是參加美國先進運輸機競标的2個方案,為了滿足軍方的苛刻要求,2架飛機用了各自的創新布局和黑科技一樣的快速起降,但最後都沒替代C-130。
1972年1月24日,空軍發布了一份采購項目征求書,打算找C-130的接替型号。到3月31日感興趣的公司上交了自己初步方案。11月10日,空軍對每一種方案都仔細分析後,公布波音與麥道的方案入選。1973年2家公司被下發初步合同各自獲得了制造和測評原型機。要求能運輸12.2噸從600米距離起飛并能飛740公裡的噴氣式運輸機。1975年8月26日,最先麥道YC-15原型機72-1875首飛。1975年12月,第2架YC-15 72-1876也完成試飛。YC-15的後面大型攔氣襟翼能夠直接向下彎幾乎90度,罩住高溫氣流向下沖涮。這種襟翼設計是YC-15能短距起降的主要原因。YC-15在載150人或36.7噸時,可在572米長度之内的跑道上起降。YC-15簡化氣動要求的同時,又具有更好的短距起降的能力。完成設計目的的同時減低了複雜性,隻需更少的飛行控制改進。波音YC-14使用的則是Coanda Effect的效應應用産生的技術。首架YC-14原型機72-1873号裸露着金屬蒙皮在1976年8月9日首飛,很快第二架的72-1874号原型機也進行了試飛。YC-14上利用了康達效應原理,發動機前伸出機翼前方很遠,噴管置于機翼的上面,襟翼向下面彎曲90度時,噴管轉彎貼在機翼上,Coanda Effect效應使氣流會向下貼着襟翼吹出向下面流動,産生反推的升力。YC-14有2台CF6-500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49.9噸。2種飛機都很成功,
但由于美國要求以後運輸機都要具有戰略級運輸标準,在1979年12月10日以後終止了AMST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