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臘腸味道發酸,一切就散了?教你用了40年的方法,一次性解決
周末家庭聚餐,母親和姨媽們聊天,讨論今年灌的臘腸怎麼樣。現在的肉價便宜,姨媽們也懶得動手做,直接在外面花錢灌的,而母親是自己灌的,味道自己掌握,符合一家人的口味。
臘腸是一種傳統美食,有獨特的臘香味,做法簡單,但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臘腸一切就散了、爛了,沒有賣相。或是臘腸味道太鹹、發酸,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母親40年灌臘腸的技巧,喜歡吃的朋友快學學吧,零基礎也能一次搞定。
【灌臘腸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臘腸切開會散、會爛
1、肉切得不合适
如果把豬肉絞成肉餡再灌臘腸,絕對不會散,因為肉餡的粘合力很強,肉與肉之間沒有縫隙。
但用肉餡做出來的口感像火腿腸,比較軟爛,沒有嚼勁,所以平時都不把肉絞碎,而是切成小塊。臘腸容易散、爛,都是肉切得不合适。
肉切得太大,肉與肉之間的縫隙就比較大,肯定會散,而且灌的時候特别麻煩。以母親40多年的經驗來看,切成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肉丁是最合适的,畢竟方便灌裝,而且縫隙特别小,能緊緊地粘合在一起。
2、沒選對肉
肥肉多的話,肉的粘合力就強,就不會散爛,但如果肥肉太多,口感會很油膩,并不好吃。如果瘦肉太多的話,口感就是又幹又硬的,所以要掌握好肥瘦比例,選對正确的豬肉。
肥瘦比例在3:7~4:6之間是最好的,可以選前腿肉、五花肉,後腿肉太瘦。
3、灌得比較松
用工具把豬肉灌進腸衣後,要經常用手撸一撸,讓肉變得緊實一些,減小肉與肉之間的縫隙,這樣才會緊實。如果不做這一步,臘腸不僅很癟,而且還會散。灌好後用手捏一下,如果是硬中帶軟的手感就可以。如果捏着很軟,還需要弄緊一些。
4、沒有充分曬幹或晾幹
臘腸是一種幹制品,需要充分曬幹或晾幹,這樣才有利于長期保存,并且能讓臘腸收縮,變得更緊緻。要是曬的時間短,還含有大量的水分,切開肯定會散的,而且還容易壞掉。
提前看好天氣再制作,在充足的陽光下晾曬7~10天,才能充分曬幹。
二、臘腸味道變酸
1、鹽的用量不合适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化學性質穩定,能消毒殺菌,隻要多放鹽,臘腸就不會變質發酸,但鹽多了臘腸會特别鹹,根本吃不成,放少了又會變質,掌握一個合适的放鹽比例是很關鍵的。母親40多年的經驗來看,10斤肉放110克食鹽是最合适的,味道剛剛好,保質期也長。
2、晾曬的環境不好
制作臘腸,溫度在15度以下是最好的,不利于微生物的滋生。而溫度高于15度,微生物就開始活動了,會把白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這樣就會生成碳酸,導緻味道發酸。或是遇到陰雨天氣,導緻了臘肉受潮,也會變質發酸。解決方法就是找個好天氣再曬臘腸。
3、曬過頭了
臘腸含有豐富的油脂,如果晾曬時間過長,脂肪會被氧化,産生一股酸敗味,俗稱“哈喇味”。所以臘腸不能再太陽下曬太長時間,隻要捏起來很硬,就說明已經曬幹了,要收回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或是放進冰箱冷凍。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