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數能表示兩個平方差?這是一系列關于數論的介紹性文章,目的在于推廣數學知識,拓展讀者的數學思維至于為什麼用圖文而不是視頻?圖文有三個優越性:一是圖文數據量小,節省學習時間;二是有助于個人主動思考;三是文字裡的關鍵字,可以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自然數能表示兩個平方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自然數能表示兩個平方差
這是一系列關于數論的介紹性文章,目的在于推廣數學知識,拓展讀者的數學思維。至于為什麼用圖文而不是視頻?圖文有三個優越性:一是圖文數據量小,節省學習時間;二是有助于個人主動思考;三是文字裡的關鍵字,可以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哪些數可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
對于素數,之前我們介紹了費馬降階法。
對于包括合數的所有正整數,這裡介紹另一個方法,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一種分割求解的策略,是将問題分解成易于處理的小塊,對每一小塊問題求解,最後把各小塊求解合起來成為原問題的解。
對于哪些數可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同樣使用了以下恒等式,兩平方數之和的乘積還是兩平方數之和:
下面是将m表示成兩平方數之和的步驟:
分割任務:将m分解成素數的乘積m=
逐一求解:将每個素數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
彙總統一:反複使用上述恒等式将m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
參考費馬降階法的介紹,每個素數p是兩個平方數之和的充要條件是p=2或例如,為了将10表成兩個平方數之和,先将10分解成10=2·5,再将2和5表成兩個平方數之和。
然後,利用恒等式将它們結合起來:
10 = 2·5 = .
下面是一個更複雜的例子,将m=1105表示成兩個平方數之和。
分割任務:分解m=1105 =5·13·17.
逐一求解:将每個素數p表成兩平方數之和.
彙總統一:反複利用恒等式(*)将m表成兩平方數之和。
m= 1105 =5·13·17
= =
= =
=
如果m的每個素因子都可表成兩平方數之和,則我們的分割、求解、統一策略是成功的,我們知道哪些素數可表成兩平方數之和。因此,如果m可分解成
其中每個素數或為2或為模4餘1,就有辦法将m表示成兩平方數之和。
然而,還有另外一些m可表成兩平方數之和,例如
.
注意上述每個例子中m都能被整除且中的a,b都可被3整除。将這三個例子用除便得到
可以将此推廣到一般情形。任給,兩邊同乘可得
如果m是兩平方數之和,則對任意d, 也是兩平方數之和。另一方面,如果且a=dA, b =dB有一個公因子d,則可以提出d而得到
于是,m可被整除,且是兩平方數之和。
這意味着,當我們試圖将m表示成兩平方數之和時,可以不考慮m的平方因子,取整數m并将其分解為
其中素因子互不相同。如果都能表成兩平方數之和,則m就能表成兩平方數之和。
考慮m=252000。将m分解為
=
因為素數7不能表成兩平方數之和,所以m不能表成兩平方數之和。
考慮m=25798 500,
5和13都能表示成兩平方數之和,且易得,兩邊同乘即得
對于兩平方數問題,存在以下定理。
定理 (兩平方數之和定理) 設m是正整數。
(a) 将m分解為
其中是互不相同的素因子,則m可表成兩個平方數之和的充要條件是每個或為2或為模4餘1。
(b) m能表示成兩平方數之和且gcd(a, b)=1,當且僅當以下兩個條件之一
成立:
(i) m是奇數且m的每個素因子都模4餘1。
(ii) m是偶數,m/2是奇數且m/2的每個素因子都模4餘1。
所以,家長們,周末和子女玩一個數字分解遊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