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生鮮零售?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每日優鮮平地起驚雷7月28日,一份網傳錄音文件傳出每日優鮮選擇了前者正是這個選項,讓每日優鮮被指陷入戰略性失誤,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每日優鮮生鮮零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每日優鮮生鮮零售
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每日優鮮平地起驚雷。7月28日,一份網傳錄音文件傳出每日優鮮選擇了前者。正是這個選項,讓每日優鮮被指陷入戰略性失誤。
2020年之後,資本對于每日優鮮更加謹慎,這也使得它對于盈利更為渴望。上市後,每日優鮮不斷大幅削減需要重投入的前置倉數量,從高峰期的1500個縮減到2021年二季度末的625個,并大幅縮減一線運營人員,以及部分毛利率不高但卻是用戶剛需的品類,同時切入零售雲和智慧菜場,發力無人零售等平台型業務,試圖增加收入來源。
到2021年末,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數量則從700個增加到1400個,超過前3年總和。對前置倉的不同布局直接影響了營收:2020年叮咚買菜營收增長192%,而每日優鮮增長了2%。此外,叮咚買菜還開設了10個食品研發加工工廠,關注品控和研發;簽署了近120家種植基地,探索産地直采與訂單農業。
失去了訂單量,每日優鮮在客單價上更加下功夫,“次日達”和産地直送的存在感越來越強。有媒體統計,129元一箱的進口精釀、89元一箱的禮盒裝煙台蘋果、99元一袋的澳洲冷凍牛腩,量大價高,緩解了前置倉的壓力。2020年每日優鮮把客單價做到了94.6元,比叮咚買菜高了30元。
但在總體業績上,每日優鮮難敵叮咚買菜。
2022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叮咚買菜淨虧損約4.78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虧損13.85億元大幅收窄65.49%。而每日優鮮的最新财報數據則停留在2021年三季報,财報顯示,當季股東應占淨虧損為9.74億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擴大58.02%。
拔苗助長埋下隐疾
從叮咚買菜的經驗來看,正是因為前置倉模式需要持續改造供應鍊才能獲得收益的特征,讓很多初創公司格外依賴融資。
在這場每日優鮮的潰敗中,多家媒體提到了那筆來自山西東輝集團2億元融資,但這筆“救命錢”遲遲沒有到賬,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其實此前諸多迹象顯示,每日優鮮的潰敗早有征兆。在剛剛完成IPO融資不到3個月時,每日優鮮就開始出現無法如期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的情形。每一次資金鍊緊張之後,每日優鮮又開始謀求新一輪融資,如此周而複始十數次,賬上累計虧損已超百億元。
行業分析師劉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每日優鮮屢屢在資本市場成功融資,融資之後迅速擴張,在精細化打磨供應鍊、内部管理生态上缺乏苦功。
據媒體報道,每日優鮮員工早早就享受了免費咖啡、水果等福利,已經超越了沃爾瑪、美團等規模更大的企業。
控制成本是零售企業必修的内功。前易初蓮花高管黃若曾在書中回憶,傳統商超過去對于企業成本控制很嚴,就連開完會必須關燈也要嚴格規定,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零售行業利潤率低,更需要精細運營。
種種迹象顯示,每日優鮮并沒有來得及打磨自己的内功。在2020年感受到巨大成本壓力後,每日優鮮又急切地通過裁員、調整SKU、改變用戶體驗等一系列方式去試圖盈利,但這些方式并非長久之道,更像是短期飲鸩止渴。
劉彬認為,過于激進的前置倉模式和資本盲目助力,讓每日優鮮處于拔苗助長狀态,隐疾已經埋入骨髓。疫情沖擊、消費疲軟讓每日優鮮的隐疾被放大,最終病入膏肓。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則認為,“每日優鮮是在一個錯誤的時期做了一件可能超前的事,前置倉為基礎的生鮮電商從模式上并沒有問題,但當前這樣一個消費收縮的周期,它的模式、特别是物流成本是難以改變的瓶頸,最終也導緻經營邏輯出現坍塌。”
生鮮生意很苦,需久久為功
每日優鮮敗走前置倉,并不意味着該模式已被市場遺棄。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一賽道中,除了虧損減少的叮咚買菜,也有在福州、廈門等城市已經實現盈利的樸樸超市。
通過深耕供應鍊以及提高配送效率,在永輝超市總部的地盤——福州,樸樸碾壓了永輝和盒馬。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7月,樸樸在福州共計大約有80個前置倉,配置了近5000名店員或騎手,盤踞着福建線上生鮮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是永輝到家的兩倍。
業内人士分析認為,樸樸超市在福州的成功,主要歸因于精細化運營帶來的高複購率。而比每日優鮮晚登陸資本市場的叮咚買菜,依靠精細化運營和供應鍊管理,也已經逐步接近盈虧平衡。
生鮮電商的高投入、低毛利、長鍊條,決定了這是門需要長期精細化運營的苦生意,要從供應鍊、配送到履約全鍊條進行投入和升級。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為3117.4億元,同比上升18.2%。疫情期間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需求較強,且用戶對生鮮電商行業的信任度加深,預計2023年中國生鮮市場規模達4198.3億元。
數千億生鮮市場的故事還将繼續,每日優鮮的潰敗或許隻是證明:苦生意需久久為功。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謝雨桐
編輯 郭宇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本文源自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