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網報道,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永清團隊,搭建了基于深度學習的,三維運動追蹤技術平台,共分析了21000餘次,狗與人互動過程中尾巴運動的軌迹。
最後得出結論,發現狗與不同人類接觸,尾巴會擺動不同方向。狗與不熟悉的人互動時,尾巴朝左搖擺;狗與熟悉的人互動時,尾巴朝右搖擺。
該學術研究成果,發表于《交叉科學》雜志。
狗搖尾巴,是做學術?在國外,研究貓貓狗狗,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比如心理學領域,著名的“條件反射理論”。
條件反射的是指人出生以後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性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形式。
舉個例子,三國時曹操的“望梅止渴”。
一個人,多次吃過可口的梅子過後,往後每看見梅子,就會不自禁地流口水。
因此,曹操在士兵饑渴不已的時候,告訴他們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立馬就精神抖擻起來。
倘若士兵裡有人,從未吃過梅子,他還能振作起來嗎?
這個經典理論,就是巴普洛夫,在他家的狗狗身上,反複實驗得出的結論。網友戲稱,條件反射理論為“巴普洛夫的狗理論”。
狗愛吃肉,是動物的天性。如同嬰兒吮吸、膝跳反射一樣,這是與生俱來的本領。巴普洛夫就做了個實驗,将狗關進籠子,裡面除了個飯盆子,别無他物。
此外,籠子邊上還挂着一個鈴铛。鈴铛本身和狗沒有任何關系,也不會引起狗的注意。
巴普洛夫每次給狗加肉之前,都會搖一搖鈴铛。長此以往,每當狗聽到叮咚聲後,就開始分泌唾液。
原因在于,每當狗聽到叮咚聲過後,它的神經細胞就會釋放多巴胺,多巴胺會讓人快樂,對狗也一樣。
由于巴普洛夫的長期行為,導緻鈴铛和狗産生了聯系。通過後天的刺激,狗會形成不自覺的行為,這就是條件反射。
巴普洛夫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天鼓搗狗,沒有經費,沒有贊揚,最終創造了條件反射這一經典理論。
綜上,狗是值得研究的。
狗搖尾巴,無稽之談?不可否認,研究狗的行為是有價值的。問題在于研究狗搖尾巴,是否有價值?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代表着國内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權威。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作為中科院下轄院所,研究員發表學術成果,本不該被普通人質疑。結果,卻引起民意沸騰。
網友質疑點有二。
其一,對研究對象的質疑。狗搖尾巴,養狗的人都熟悉不過的問題,還有必要研究嗎。
我們都知道,狗見到主人高興時,一般會搖頭擺尾,還會不斷旋轉。狗的尾巴就像人的嘴巴一樣,可以表達不同的語言。
比如,尾巴迅速水平搖動,象征着友好;夾起尾巴,代表害怕;下垂尾巴,意味着危險;翹起尾巴,代表喜悅。
普通人都知道的結論,還需要基于深度學習,去研究嗎?還是說研究的關鍵,就在于機器學習,而不是所謂的狗搖尾巴?
其二,對研究結果的質疑。狗對不同人群左右擺尾,結論是否正确?對遺傳與生物學研究,又有何意義?
網友直問,狗搖尾巴的結果,是分析了21000餘次狗與人互動後得出的,也就是說這僅僅是作了個統計,得出的也隻是個概率數字而已。概率能作為結論嗎?
碰見熟人,任何品種的狗在任何場景下,都會向左搖尾巴?答案必然不是絕對的。
另外,還有部分網友比較激進,且不論研究結果是否正确,就算是正确的結論,該結論對國計民生有何貢獻?對國家核心技術,芯片、半導體産業有何貢獻?
當然,這就有些胡亂咬人了。人家一個生物研究所,硬說要研究半導體,那也行不通呀,畢竟專業就不對口。
那有人說,生物領域研究新冠解藥,破解美方生化武器呀。
就算是生物領域,具體分工也是很明确的,并不是所有生物學博士都可以研究新冠解藥的。
對研究結論,我們應當理性質疑。狗搖尾巴,真能促進我國生物學的發展嗎?顯然,從目前來看,是不行的。
結語其實,比起研究了什麼東西而言,更多的人關心的是,國家撥了多少經費?經費是否能和研究成果匹配得上?
各位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