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文化元素?從37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玉虎頭到1000多年前宋金時期的虎形瓷枕,再到近現代的布老虎和虎頭帽,1月25日,農曆壬寅虎年即将到來之際,山西考古博物館“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館藏虎文物”“虎模虎樣——侯馬鑄銅遺址虎紋陶範”“晉虎多福——山西虎文化民間刺繡暨創新設計展”3個虎年賀歲展覽同日向公衆開放,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山西特色文化元素?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山西特色文化元素
從37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玉虎頭到1000多年前宋金時期的虎形瓷枕,再到近現代的布老虎和虎頭帽,1月25日,農曆壬寅虎年即将到來之際,山西考古博物館“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館藏虎文物”“虎模虎樣——侯馬鑄銅遺址虎紋陶範”“晉虎多福——山西虎文化民間刺繡暨創新設計展”3個虎年賀歲展覽同日向公衆開放。
在展廳“畫虎畫吉祥”區域,高呂芷瑜正和幾位小夥伴用畫筆塑造自己心中“虎”的形象。她說,在這3個展覽中,最吸引她的是巨型“布老虎牆”。工作人員介紹,組成這面牆的300隻形态各異的布老虎,都是由山西長治的本土手藝人制作的,從裝飾到配色都有着十足的“山西範兒”。
為烘托過年的喜慶氛圍,“晉虎多福”展由山西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高鵬策劃,他以代表山西的“晉虎”文創為基礎,讓創新與傳承合二為一,把“晉”與“虎”完美結合,展示了山西虎年春節的超級符号。在這個區域,觀衆可以感受曆史更叠與文化變遷的潮流。
孩子們在感受“晉虎”文化魅力的同時,還可以通過不同曆史時期山西出土的虎文物感受古人的匠心與智慧,實現了讓曆史文物活起來、豐富大衆文化生活的願望。侯馬鑄銅遺址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出土陶範3萬餘塊,虎紋陶範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類。此次展覽,不僅向公衆展示了精選的19套虎紋陶模、陶範,還展示了何為陶模、陶範及陶範法如何鑄造青銅器的過程,讓參觀者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東周先民對虎的崇尚。
“年畫年畫,過年畫,年年畫。”年近九旬的山西畫家孟養玉在20世紀50至80年代,創作出大量體現中國民俗文化、城鄉發展及時代變遷的年畫作品,也讓一幅幅喜慶的作品走進千家萬戶。1月20日,山西考古博物館推出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孟養玉年畫作品展”,讓成年人在這裡尋回了兒時的年味兒。
看着展廳内20世紀70、80年代的家庭裝修風格和展櫃裡的一件件老物件,陪女兒高呂芷瑜前來參觀的呂建輝被帶回了童年時代。她說:“疫情之下,這些民俗展覽讓我和孩子感受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新春佳節。”策展人崔炳傑介紹,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場展覽,烘托濃濃的年味兒,為此,展廳内的窗花還是邀請很多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特意創作的。
“這些小小的年畫作品,能得到老百姓的喜歡和認可是一種愉悅,而時隔50多年,再次走進大家的視線,還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歡,這真的是一種幸福。”孟養玉欣慰地說。
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微信掃一掃:分享微信裡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