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轉眼間又到了12月末,2021年又即将過去,不管這一年裡我們過得怎樣,但終究是有一些收獲和改變的。在當父母這件事情上,也許就是我們成年後會有明顯變化感知的一個身份,畢竟誰也不是天生就懂得怎樣去做好父母的,無非就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去不斷學習和改善。
小編一直覺得當好父母是一項需要不斷調整的工作,畢竟孩子的發展總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我們囿于一些固有的模式,教育中反而會出現很多不良的效果。所以,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和總結,那麼在這一年裡,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會有哪些經驗和心得的總結呢?
教育孩子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了解孩子的過程,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性情、為人,了解孩子的需求想法,隻有把孩子拿捏住了,我們的教育才有效果。對此,小編就有幾點經驗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1、孩子誇得好,心甘情願為你跑
我們家的小孩就是非常不禁誇的孩子,一誇多幾句就能立馬上天,當然了要是能夠将“誇獎”用得好,就能讓孩子變得省心很多。比如“寶寶你真厲害,吃飯吃得那麼幹淨認真,别的小孩都做不到呢!”孩子受到激勵後,在吃飯這件事情上變得特别專注,甚至會想辦法把事情做好。
很多家長會覺得誇孩子多了孩子會變得驕傲自滿,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誇獎就還沒有到這樣的地步,多誇誇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更有動力去做好事情。通過實事求是的評價來贊揚孩子,并做出一些對比讓孩子産生優越感,最後讓孩子形成自己的身份認知,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内在驅動力。
2、與孩子溝通,需要放下父母的權威
現在的教育中我們常常追求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才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我們也經常會羨慕那些親子關系很和諧友好的家庭。但其實,隻有我們在平等地對待孩子的時候,才能收獲到孩子更多的友誼。
所以,平時和孩子溝通聊天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暫時忘卻父母這樣的一個角色,更不要在和孩子的溝通相處中實行太多父母權威的特權。把自己當成同樣的一個小孩,去傾聽孩子、理解孩子、應和孩子,孩子才會對我們放開心來。
3、孩子自己思考出來的結果,更具有教育的意義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在教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地說出一些行為的結果,比如:你不可以這樣做、你不能這樣做、你去怎樣怎樣做。我們在教育中,總是會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指令行事,卻唯獨忘了告訴孩子背後的道理。
所以,我們會常常發現孩子不聽話、做事散漫等等,這是因為他們不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帶孩子去體驗行為背後的思考過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出對應的行為結果。
4、如果你的教育變得很困難,那麼就需要考慮更換方式
父母的教育是需要有一個自省的過程的,很多時候家長們總是會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而羨慕别人家的孩子就能輕松省事。如果我們過分執着于孩子不聽我們的教育的話,就會忘記去考慮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所以說,如果你的教育變得很困難的時候,請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調皮難教,而是考慮自己的方式是否正确的,是否适用于孩子,要怎樣去教才能讓孩子更聽話、更願意服從。
重要提示:在為人父母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我們不斷調整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一年裡就有了一些新的教育心得,合理利用誇獎能夠賦予孩子好的身份認同讓他們自己去把事情做好,要和孩子做到平等的溝通,讓孩子學會思考而不是服從命令,要時刻警惕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教育上有什麼特别難的地方嗎?歡迎留言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