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凡有為的君主,兒子往往比較軟弱。漢高祖劉邦的兒子劉盈、漢武帝劉恒的兒子劉據、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标等概莫如是。衛武公的兒子衛莊公也屬于這一類人。《古文觀止》第三篇文章“石碏谏寵州籲”就發生在衛莊公身上。
第一段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衛莊公娶了齊莊公的女兒莊姜,立為夫人,莊姜以貌美著稱于世,衛國人專門為她寫過一首《碩人》稱頌她的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即出自此詩。遺憾的是,莊姜并沒有給衛莊公生下兒子。衛莊公又娶了陳國的厲妫,厲妫生了一個兒子孝伯,很早就死了,随後厲妫陪嫁的妹妹戴妫得到衛莊公的寵幸,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完。戴妫死後,衛莊公将公子完交由莊姜夫人撫養,并立為太子,莊姜也很喜愛公子完,視如己出,況且子完背靠齊國和陳國,有強大的靠山。而莊公的第二個兒子州籲,不僅是庶出,而且“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為什麼“好兵”就不行了?而莊公“弗禁”又不對了?因為“軍事”之事隻有太子才可涉及,州籲的不軌之舉威脅到太子的地位和前途,莊姜“惡之”有理。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講述了石碏如何勸谏衛莊公,寫得十分精彩!“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像辯論賽一樣,首先把觀點亮出來。什麼是“邪”呢?“驕奢淫佚,所自邪也。”為什麼會走上邪路?“四者之來,寵祿過也。”用現在的的話就是:衛莊公你對州籲的寵愛是縱容,會讓他走上邪路,變得驕奢淫逸。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石碏提出了辦法:“将立州籲,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如果你想讓州籲成為太子,将來接班,那就趕緊定下來。如果不是,那你這樣寵愛他,一步步地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接着石碏分兩個層次論證自己的觀點:
第一個層次:“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翻譯過來就是:受寵愛而不驕傲,驕傲了能自己壓制,壓制住不良情緒而沒有怨恨,即使怨恨了也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的人太少了。是不是非常有道理!?
第二個層次:“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應該要“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即所謂“六順”。“六順”、“六逆”在寫法上運用了排比手法,不僅對仗工整,頗有氣勢,而且步步深入,邏輯嚴謹,有很強的說服力。
可是,你說的都對,衛莊公“弗聽。”
文章的結尾段令人唏噓:“桓公立,乃老。”看似是桓公卸磨殺驢,其實從寫文章的角度上是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繼續探究下去,結果如何了?不幸的是,結局被石碏說中了。《史記·衛康叔世家》載:“桓公二年,弟州籲驕奢,桓公绌之,州籲出奔。…… 十六年,州籲收聚衛亡人以襲殺桓公,州籲自立為衛君。”州籲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弑君者。
⾃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纨绔少偉男。無論《春秋》《左傳》還是《史記》都對州籲予以否定,強烈譴責他的弑君之舉,讓其名聲遺臭萬年。古⼈雲:“雖⽈愛之,其實害之;雖⽈愛之,其實仇之。”這是對“溺愛”者最好的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