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王府井結業。 南都拍客 潘朝濱 攝
“廣州王府井百貨将于2021年11月30日閉店後停止營業。”昨日上午,位于廣州農林下路的廣州王府井百貨在門外的閉店公告中這樣宣布。至此,這家營業25載的老牌百貨正式告别廣州市場。
創立于1955年的王府井百貨是老牌零售巨頭,1996年7月,王府井百貨首次跨區域開業,在廣州農林下路開設連鎖經營門店,該門店成為王府井百貨第一家外埠百貨連鎖店。
但如今,承載着一代人記憶的廣州王府井最終撤店收場,背後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給中國百貨業态留下什麼樣的啟示?
A
過去10年淨利潤持續下滑
按照廣州王府井的閉店公告顯示,“因商場物業租賃合同到期”而停止營業。盡管如此,但在業内人士看來,營收下滑及持續虧損或許才是關店的主要原因。
王府井集團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内,王府井集團營業收入實現46.88億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36.88%。其中,廣州王府井上半年淨利潤為-433.5萬元。
回顧2020年,王府井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均“腰斬”,創十年來新低。其中營收同比下滑69.3%至82.23億元。與此同時,2020年,廣州王府井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虧損達1513.4萬元。王府井在财報解釋,2020年利潤及淨利潤同比下降主要是疫情導緻收入下降。事實上,在受到疫情沖擊之前,王府井在2014年至2019年的六年間,營收漲幅已經沖頂并回落。
廣州王府井同樣難逃下滑的趨勢。南都記者查詢财報顯示,廣州王府井百貨有限責任公司的淨利潤逐年遞減,部分年份的下滑幅度超過七成。
2020年以來,自身業績增長乏力疊加疫情沖擊,廣州王府井百貨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虧損額達到了1946.9萬。
在業内人士看來,百貨店虧損一方面是自身經營成本的上升導緻利潤的壓縮,而成本的上升主要表現在勞動力、門店租金方面;另一方面,百貨零售業的經營模式也較為落後,仍采用“制造商—中間商—消費者”的模式,制造商對消費者的需求反饋不能做到及時有效。
B
傳統百貨業态式微
早在2013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報告便顯示,我國百貨業的業績由快速增長轉向持平或下滑,除因宏觀經濟減速、網購沖擊等外部影響外,更重要的是百貨業内在的經營模式問題,即居于主流的聯營模式已經無法為百貨業創造新的利潤空間。
“聯營”是由百貨店提供賣場設施和管理服務,由品牌代理商或經銷商在賣場銷售,百貨店利潤來源根據銷售額收取聯營扣點,經營費用、經營風險、商品所有權屬于代理商的一種經營模式。
王府井百貨的大部分店鋪為聯營模式,而其也讓百貨公司陷入同質化競争。有聯營的家電品牌售貨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其品牌不僅在廣州王府井經營,在隔着一條街的廣百百貨也有聯營店。
王府井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一趨勢,早在2016年便宣布轉型,從“王府井百貨”更名為“王府井”,目标是成為覆蓋多種業态的綜合零售商。但直到2021年前三季度,百貨依舊是王府井的營收主力,業務占比達到65.7%,轉型業務進展并不明顯。
C
核心品類與電商高度重合
除了虧損和内部經營不善外,衆多線上線下零售業态的崛起也對廣州王府井百貨造成分流。
南都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作為單體百貨,廣州王府井經營的商品品類這麼多年仍然集中在服裝服飾、化妝品、運動鞋帽,其次是珠寶飾品、家居家電、兒童用品等。
而服裝鞋帽、化妝品、珠寶飾品等品類正是電商崛起的核心品類。數據顯示,2015以來,服裝、家電3C品類的線上滲透率均已接近50%,線上市場規模也分别達到1.3萬億和1.6萬億元以上。這意味着2015年以來中國服裝市場已有超過一半的銷售轉移到了線上。2020年王府井百貨業态中,女裝,化妝,珠寶,男裝和運動仍為銷售前5的商品品類,在總銷售中占比達到69%。
與電商核心品類高度重合的百貨公司無疑是最先受到沖擊的線下零售業态。在此背景下,大量百貨公司開啟數字化轉型。然而直到2020年,王府井才首次公布其線上銷售額5.7億元(含稅),約占總銷售比重的2%。
“疫情暴發後,為回避高密度人流,減少不必要接觸,供需兩側加速向線上遷移。”廣東商業資深人士表示,2020年小程序商家GMV超8000億,其中增長最快行業分别是日化、奢侈品、百貨等,家居家紡、百貨的增超過100%。這無疑分流了線下百貨巨大的客流。此外,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超市、社區超市在近些年迅速崛起,也對百貨公司用以引流的超市業務産生了沖擊。
D
商鋪連貫性被切斷
在張廣忠看來,除業态分化因素,東山商圈老化也是一大原因,“東山商圈人口老化,高淨值人群的大量遷離,社會團體的團購消費縮減,年輕人的消費熱點轉移,對廣州王府井店也造成了一定沖擊。”
東山口商圈式微因素之一是臨街的臨時商鋪物業被陸續拆除,農林下路商業街以往連續的商業氛圍被切斷,從東山口地鐵站到廣百、廣州王府井沒了商鋪連貫性,也失去了引流的作用,加上沃爾瑪超市撤出東山錦軒,整個東山口商圈割裂成三段:王府井、廣百一段,東山錦軒一段,東百的署前路大家各自為政,失去了融合發展的能力。
尤其是署前路周邊小洋樓、潮牌店、咖啡廳、買手店、網紅酒吧、餐廳等元素,成為90後、00後街拍、打卡的潮流勝地,社交平台上随處可見“東山口掃街攻略”“東山口探店指南”“文藝青年必逛”“集歲月與情懷的寶藏之地”等關于廣州東山口的種草與分享内容。最近的廣州東山口則因為“大灣區哥哥”們在此地進行綜藝拍攝而再次“出圈”,成為熱門打卡點。
追逐東山口“網紅店”的年輕男女與廣州王府井的冷清形成了極大反差。“年輕消費者逛線下實體店非常注重體驗,有趣、有顔值、适合拍照,比如潮牌集合店、個性買手店在東山口格外受歡迎,一家店内有十幾個甚至近百個品牌,讓人有淘貨的樂趣”,業内人士指出,對比之下傳統百貨公司裡店鋪布局擁擠、品牌老舊,不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另外價格也偏高,因此離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遠。
統籌:甄芹 田愛麗
采寫:南都記者 馬甯甯 田愛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