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9年,歐陽修知颍州,愛極了這裡的物華天寶,民風淳樸,與梅堯臣相約在颍州置辦田地,以備日後退隐閑居。其後二十年間後歐陽修但凡外放地方官,便會借道颍州遊覽一番,直到60來歲對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多有不滿,如願以太子少師的身份緻仕,歸隐颍州。
某年春天,歐陽修曾泛舟于颍川西湖上,見到春色裡令人陶醉的西湖風景,信筆揮毫,勾勒出充滿詩情畫意的一首《采桑子》詞: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隐隐笙歌處處随。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詞的上阕刻畫西湖堤岸邊的春景,結合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幻化出一處流動歡樂的天地:
那年春天,歐陽修駕着輕便的小船遊覽西湖,手握着兩柄短槳劃拉着水面逍遙又自在,忍不住感歎西湖風景真是好:
碧綠清澈的湖水沿着彎曲的河道綿延至遠方,湖邊堤岸上遍布各色鮮豔的花草,芳香四散順着風勢迎面而來,淡淡萦繞在鼻尖。遠處隐隐傳來絲竹伴奏的樂曲,宛如随着小船兒在湖中飄搖晃動。
曆史上有名的穎州西湖,地處安徽阜陽,歐陽修曾被貶滁州寫下《醉翁亭記》,後來改知穎州,在此也留下不少墨寶。
“輕舟”、“短棹”,輕松愉快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在穎州西湖上緩慢悠閑地飄蕩,歐陽修的視線跟随着小舟的方向由近及遠觀賞西湖美景。
“逶迤”用來形容河道的深長曲折,從眼前的綠水波瀾,延伸到堤岸的繁花似錦,流動的畫面感極強。
芳草飄散在空氣裡的芳香,耳邊傳來的絲竹笙歌,歐陽修分别從嗅覺、聽覺着筆,落筆淺淡,清新自然,盡顯滿心愉悅。
詞的下阙着筆于舟上遊客的感受,視線從下而上,動靜結合,将西湖全貌展現于讀者眼前:
沒有風的時候,水面平整光滑宛如琉璃般,在陽光下潋滟多姿。“我”沒有感覺到船在移動,隻發覺有細微的浪花在小船邊輕輕蕩漾。
快瞧!那沙洲上有隻水鳥大概被小船驚到了,吓得飛起來,快速掠過湖岸,躲到茂密的樹葉裡去了。
因為“無風”,才得以見到西湖的另一副容顔,光滑的水面如同一件靜物“琉璃”,泛舟其上都感覺不到船在動,然而那細微的漣漪終究還是驚動了一隻水鳥,視線從沙洲上蔓延到天空中,穎州西湖的全貌至此完全映入讀者眼簾。
由近及遠,由下至上,動靜相合,從始至終貫徹了“西湖好”這三個字,勾勒出的畫面輕靈悠遠,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這個春天,若有機會,去到歐陽修筆下的颍州西湖遊覽一番也不錯,順便看看與千年前的風景有何不同[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