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别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聖,通也。聖本來是用來形容人的智力的,明智通達為聖。而按照邏輯的推演,極高的智必有極大的德、極緻的能,也應有極高的位。聖于是被樹立為理想的人格。在孔子那裡,對聖的描述尤為充分:聖是生而知之的“上智”,聖人制禮作樂、立德立言,隻有堯、舜等上古帝王才有資格稱聖,等等。可以說,正是由于孔子的極力推崇,聖才被擺上了如此的高度。
仁: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字從二不從三,即要化掉人心,隻懷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來為人處事,即有博愛心、包容心,自會産生仁愛心。這是個人自我提升之道。
"仁",同時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标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産生很大的影響。
謙虛,這是很難達到的一個境界,而且要在自己的經曆中不斷地賦予誠意,就愈加顯得困難了。人之所以不謙虛,關鍵在于自信心不充足。無知本身不可怕,但内存的私心總是擔憂别人了解了自己的無知,而後會受到人們的輕視。這樣總是希望裝成“這個我是知道的”,來欲蓋彌彰,于是一個謊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圓。
經常批評人的人,是自己知識太少。名片上印很多職務,一般都是官太小。您說怎麼謙虛得了呢?
最後是“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别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原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态度。
學習而不知厭倦,教導别人而不知疲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于言傳”,“親其師,信其道”《學記》,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所以,作教師的,應該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