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題:《職業本科内部質保體系建設向何處發力》
周玉泉教授認為,在對高職畢業生與職教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進行跟蹤對比方面,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形成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模式,這有利于保障質量監控過程的公開性和質量評價結果的公信度。
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自2019年教育部公布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以來,全國各地都在加快“升本”步伐。
2021年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關于做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的意見》,明确普通本科和職業本科證書在證書效用方面兩者的價值等同,為職業本科證書的“含金量”提供了政策層面的保障。但職業本科能否最終得到社會認可,關鍵還是要看培養的學生走出校門後是否擁有更強的競争力。
随着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社會對高校辦學質量的關注向重視培養過程與培養質量轉移,這意味着促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質量穩步發展至關重要。作為全國首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2019年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2022年将迎來首屆職業本科畢業生。
為紮實推進本科職業教育試點工作,建立和完善學校内部質量保證體系,學校制定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内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及運行管理辦法》,明确将“持續改進,弘揚黃炎培職教思想;以例示人,引領職教本科發展”作為學校的質量方針,并提出了學校的質量目标,即在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融入“診改”理念,建立“質量目标清,質量标準明,監控組織精,監督手段新”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位一體的協同聯動機制,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内部質量保證體系。
該校的内部質量保證體系如何構建?持續十年的質保體系信息化建設為學校質量管理帶來哪些好處?辦學模式、辦學層次等方面的變化又對學校内部質保體系建設提出哪些新要求?麥可思研究特别邀請到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質量監控與評估處處長周玉泉教授,分享該校在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内部質保體系建設中的實踐經驗。
質保體系信息化建設
讓質量目标可說、可做、可見
周玉泉介紹,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内部質量保證體系由目标标準系統、組織管理系統、資源保障系統、質量監控系統、考核評價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構成(見圖1),以“可達、可行、可測、可控”的PDCA循環模式運行(見圖2)。各系統的監測數據主要通過口頭或書面、平台反饋、教學例會、質控簡報和信息反饋表等形式,反饋到質量責任人,促使質量責任人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考核評價系統反映的教學質量考核數據,将作為教師評優、評獎、職稱晉升、聘崗和晉升的重要依據,反饋的教學管理數據則作為部門考核的重要依據。為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學校還會将有關信息和處理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做好教學管理部門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為學生參與教學和教學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搭起教學互動的平台。
注重信息化建設是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内部質保體系建設的特點之一。學校從2011年起由教師團隊自主研發了校内教學質量監控平台,進行教師教學過程的連續觀測,現已積累十年的教學質量評價數據。校内質控平台把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督導評教、部門考核、小組評教等教學質量評價活動放到網上。為方便師生登錄質控平台,學校還在企業微信中實現一鍵登錄功能,學生、督導和教師通過手機和PC端都能快速登錄,可對每節課進行評價,實現了教學質量評價的全過程、全覆蓋,做到了即評即改、從結果評價向過程評價的轉變。
周玉泉表示,借助信息化平台讓學校内部質保體系建設中質量目标的建立與實現既能說到做到,也能被看到。而且教學質量監控信息化、網絡化和實時化,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的精細管理、精心服務和精準控制,提高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和決策管理的重要依據。
辦學新變化對質量管理提出新要求
2021年教育部印發《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标志着本科職業教育開始正式進入内部建設階段。這一政策的出台既為本科職業教育專業内涵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本科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與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據。
自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啟動以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十分重視從源頭設計上拉高專業設置起點,做好布局和資源統籌。在本科專業設置遴選上,學校依照《辦法》要求,強化專業論證,嚴把審核流程,重視專業基礎,嚴格設置條件,在優勢專科專業基礎上升級打造本科專業,在戰略新興産業領域孵化培育新興本科專業;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上,堅持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定位不變,堅持服務産業發展的需求導向不變,堅持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變,堅持雙師型教師的主體地位不變,保證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除了試點職教本科,近年來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辦學模式和層次方面還發生了多樣變化。聯辦本科、3 2模式、中高職銜接、現代學徒制、招收留學生……這些都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更多新挑戰和新要求。
“學校目前正處于高職教育向本科職業教育的過渡階段,更需要我們全面、及時地了解各類辦學模式的教學狀況和特點,研究制定出有較強針對性的科學的分層分類評價與考核标準。”周玉泉舉例說,随着現代職教理念、教學質量觀和教育教學形式的變化,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模式、教學評價标準和評價方式也需要經過不斷分析研究和完善改進。為此,學校積極探索分類評價,将教師分為教學主體型、科研主體型、教學建設綜合型、實踐教學型教師四類,根據不同類型承擔不同比例的教學運行工作、科研工作、教師工作和公益性工作。學校教師教學質量分類考核辦法将教師按照高級職稱和中級及以下職稱進行分類考核,分别給予等級評定。此外,學校還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和特殊性,按理論課程、實訓課程、思政課程、公共基礎課程、體育課程和雙語課程分别制定質量考核标準,将師德師風作為考核教學質量的第一标準。
追蹤職教本科畢業生培養質量
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
那麼在探索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建設中,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内部質保體系将如何進一步完善?周玉泉表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确了質量評價要“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所以學校未來将進一步加大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運用,在探索增值評價、充分運用質量監測數據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研究。
“目前職業院校教學評價内容相對比較固定,範圍相對狹窄,需要從更廣闊的背景和多元主體的利益關系中考察教學活動,改進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周教授介紹道,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要從“自我檢查與評價”漸進式地轉向第三方評價,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進一步建立以“第三方評價”為核心的現代質量保障制度。在對高職畢業生與職教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進行跟蹤對比方面,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形成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模式,這樣有利于全面收集關于教學質量的反饋信息,也有利于保障質量監控過程的公開性和質量評價結果的公信度。
本文作者 | 麥可思 郭坤
本期責編 | 麥可思 傅業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