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天生不會捕鼠。
幼貓在15個月前,母貓會向其展示如何抓捕老鼠并吃掉。科學家發現,母貓甚至會告訴幼貓,如何分辨這隻鼠“是否中了人類的毒而死”。
人類低估了母貓對“捕鼠學”掌握的深度。
科學家觀察到母貓會清晰地告訴幼貓,吃老鼠的最優順序,換言之,老鼠的哪個部位有最多的營養味、道最好,這些都是母貓會細心傳授給自己孩子的。
那麼從小養育在人類家中的貓,能否靠天賦,或者非凡悟根自行領悟“捕鼠學”的真谛呢?
Cut-Res的動物行為學研究者,将300隻品種各異的幼貓,分作三組。其中一組有母貓正常培育。第二組提供鼠肉食物,但沒有母貓教育如何捕鼠。第三組沒有母貓也沒有鼠肉。
在第18個月,饑餓一天後,給這300隻貓提供了活鼠。
幼年有母貓陪伴的貓,95%都能抓住老鼠并吃掉。
沒有母貓但從小吃鼠肉的,有63%向老鼠進行攻擊,但無法抓住老鼠,結果沒有一隻貓吃下老鼠。
而沒吃過鼠肉更沒有得到貓媽媽教育的貓們,無一例外開心地和老鼠玩耍,甚至都不知道眼前的小動物可以當作食物。
那麼,自幼在人類家中長大,成年後前往野外生存的貓,是否會在“生活艱難的磨砺下”學會這一技能呢?
在觀察統計了500隻離開人類家庭,前往野外生活的貓後,科學家發現:
這些自幼在人類家中長大的貓,到了野外,主要以吃人類垃圾堆的食物為生。
有動物學家認為,貓的捕鼠技能,類似人類“使用餐具”的能力一樣。自幼接受哪一種培訓,便會熟練使用哪種工具。
再聰明的人類,幼年沒學習過筷子的使用,也是很難靠天生悟性成年後瞬間學會并熟練掌握的。
貓捕老鼠便是如此,如果沒有後天的訓練和學習,貓無法通過天賦學會捕捉老鼠。
而貓的學習期限,則是在3歲。
無論是貓媽媽還是貓主人,如果想培養貓某種能力,需要在它3歲前完成。
在觀察貓的大腦細胞活性和神經突增長情況後,科學家發現,從3歲開始,貓大腦的某些區域便開始不再“鮮活”。而當貓進入6歲時,貓大腦内已經很難再建立全新的神經網絡。
就算你把一隻3歲的貓,放在母貓面前,它也學不會捕鼠了。
除了捕鼠能力的學習。
鼠肉的消化,也是需要貓媽媽打下基礎的。
野外狀态下,母貓會給自己的孩子,提供足夠适應鼠肉、禽類肉的消化酶。這種消化酶,通過母貓直接喂養幼貓,而傳遞給後者。
而人類養育的貓咪,則往往缺少這樣的消化酶。
這也是為何,很多貓主人冒然給貓喂食鼠肉,貓反而會不适。
如果你的貓咪很小便離開母貓,并常年養育在家中。
那麼它可能一生都學不會捕鼠。
它們會把活動的老鼠當作有趣的玩具,但這些貓已經很難意識到,這種齧齒類動物可以當作貓族的食物。
就算你的貓不會捉老鼠,你也不會嫌棄它對吧?
因為貓的責任早已從捕捉老鼠,變為了展現“貓咪特有的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