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自稱“尓瑪”或“爾麥”,集中分布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及其鄰近縣,這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人口32萬多人。傳統的羌族人主要居住在半山上或山頂上,故而稱為“雲朵上的民族”。
羌族少女
羌族舞蹈
羌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善戰的,勤勞的,充滿智慧的少數民族之一。
殷商時期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區,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于羌族人的記載。
公元前4世紀中葉,正值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崛起于西北,不斷向外擴張,吞并了許多部落和小國。羌族由于受到秦國的壓力,其一部分開始向西北,西南遷徙。其西南的一支從今青海,甘肅到松潘草地,再經棱磨河和單克基一帶翻越太白山,橫梁子,沿孟董溝南下到雜谷腦河和岷江上遊今羌族聚居區。羌族人在岷江上遊一帶跟戈基人經過長時間艱苦卓絕的戰鬥,稱之為“羌戈大戰”,才在此定居下來。此後1000多年間,又有羌族人不斷南下。這些先後南下定居于岷江中上遊的古代羌人,經過融合發展,才共同形成了今天的羌族。
羌族是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一個少數民族!衆多的曆史,文化,民俗等都是由上輩向下輩口傳身授,一代代傳承下來。
羌族宗教信仰最大的特色是白石崇拜,這種崇拜從先秦一直延續至今。白石是一種乳白色的石英石,羌人認為它是神的代表而加以崇拜。其起因見于羌族民間傳說羌戈大戰。在遠古時期,羌人遷徙至岷江上遊地區,與身強力壯的土著戈基人發生戰争,在屢戰屢敗,已準備棄地遠遷時,羌人在夢中得到了神的啟示,用堅硬的白色石頭和木棍打敗了戈基人。于是羌人視白石為神的力量的體現和神的代表,為報答神恩而将白石世代供奉。
羌族白石神
羌族的宗教信仰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原始的拜物教,認為萬物皆有靈。在萬物皆神的諸神中,也有主次之分,主神為天神即太陽神,其次有山神,火神,水神,羊神,竈神等共30餘種。受白石崇拜的影響,這些神均以白石為其代表,供奉白石即為供奉諸神。代表各路神祇的白石供于不同的地方,如在山上,地裡,屋頂上或者廟裡,以此區别于諸神。如代表最高神天神的白石即供奉于屋頂。在上述諸神之外,各寨均有寨神,各家有家神,寨神因地方不同而以不同的面目出現,并伴有不同的傳說故事,是原始部落圖騰崇拜教化後的遺迹;家神則是祖先崇拜的神化發展。
在羌族諸多祭神儀式中,最為經常的是祭天神,而最隆重的則是祭山神。羌族聚居區為山高谷深的高山區,山神的護佑對于羌人的農,牧業收成至關重要。因而每年一次的祭祀就十分重要和非常隆重。祭祀由祭師端公(羌語稱為“許”)主持,婦女禁止參加,全寨所有男人不得缺席。祭祀時必須殺牛或羊并舉行隆重的宗教儀式。這實際上是一種祈禱豐年的活動。
羌族服飾特色已鮮明,大抵是“服”的部分即衣服款式不分男女,而以“飾”即服飾上加以區分。羌族無論男女都穿自織的麻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頭帕,裹綁腿,束腰帶。男子不着任何飾物,婦女衣服繡有花邊,衣服上鑲一顆梅花形圖案的小銀飾物,腰帶繡花,喜歡戴銀耳環,圈子,簪子,銀牌等飾物,腳上穿勾尖繡花鞋,俗稱“雲雲鞋”,所以羌繡,羌銀是羌族四絕之有二,同時也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
羌族服飾
羌族婚俗,女尊男卑,這是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在民俗中的遺留。婚姻必須征得母親的同意,結婚一般是女大于男,姑舅表親優先結婚,新婚一年以内,新娘一般住娘家。尤其具有突出特點的習俗是寡婦再嫁被視為正常,并不接受任何歧視。
羌族以漢族農曆十月初一為新年,這一天羌族人要停止勞動,聚在家裡過年。家裡要準備許多用面捏成的牛羊雞等祭品,用以祭祀天神和家神。一般羌人還要在這一天邀請親友跳“鍋莊”,飲咂酒。
羌人飲咂酒
羌區美景
具有羌族自身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還有成人禮,五月五婦女節等。
成人禮是指男性羌民進入成年期後,由巫師“許”舉行規模盛大的成年儀式,而後既可參與各種成年人的社會活動,也可擇偶婚配。
五月五婦女節又稱之為“領歌節”。傳說此節系紀念天上主管歌舞的莎朗女神而延續至今,其其富有神話般色彩的傳統活動令人神往。當天婦女敬祀女神“莎朗”,傳說她教會了羌民各種舞蹈。此舞蹈也被國家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産。
莎朗舞
羌族的建築具有獨特的藝術和精湛的技術,尤其是索橋和碉樓,最能體現羌族的建築藝術和技術特色,很早就著稱于世。
羌族是人類史上最早發明橋梁的少數民族之一。在遠古時代,羌人即以善建索橋而聞名,曆代相傳,成為羌族的傳統建築技術。索橋多建于河面較窄處,所用索具多為竹索(篾索)。建橋時,先用射箭等方法将一根細繩送至對岸,然後用細繩将巨索牽引過河而成。下面用兩條巨索跨河平行,兩端固定于石柱或木柱上,上鋪木闆以便人通過并使橋相對穩定,橋兩側稍高處再用巨索為欄,以提高過橋者的安全系數。
索橋
碉樓即羌族民居,遠在漢代就開始在羌族地區發展盛行,隋唐典籍中對羌族已有“千碉”和“千碉國”的稱謂,到五代以後,碉樓建築技術就已經成熟。
碉樓一般建于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結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純用石頭築成,平頂,外形有四角,六角,八角等。一般分為2層或3層,上層放糧食,中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一般的高6-10米,稱為“邛籠”,高的可有十三四層,達30多米稱為“碉”。碉樓由羌族專門的砌石匠修建,原料為亂石,用泥土粘合,不吊線,不繪圖,全憑經驗,信手砌成。其壁面能達到光滑平整,不留縫隙,其堅固程度則可在川西這個地震多發區矗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經過曆數次地震而不倒塌。其建築水平歎為觀止。羌碉的建築技術也被稱之為第三絕。
羌碉
唐代詩人王之渙如此感慨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是一種雙管雙簧的樂器,最早的原材料是用人的腿骨,後來改良為箭竹!它的演奏方式極為獨特,采取“鼓腮換氣法”把一首曲子長達數分鐘,中途不換氣一氣呵成得吹奏出來,可見難度是非常大的,現在族群中能吹奏的人屈指可數了!是一種活化石的存在!也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時也是羌族的第四絕!
羌笛
羌笛吹奏
羌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的祖先民族之一,我們是炎黃子孫的後代,其中炎帝就是羌族人。與此同時,羌族在千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很多對中華民族作出貢獻的人,如:西周開國丞相姜子牙,三國蜀漢大将姜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等。
謝謝詳閱!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