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一生立過三次座右銘,也是他向學的三大坐标。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學教育系求學時,當時住在梅舍(May Hall)的小房間,牆上挂着“恒、恬、誠、勇”四個大字,是桐城名家方守敦為他所書。恒,恒心;恬,恬淡;誠,誠實;勇,勇氣。朱自己說: “這四個字我終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時,朱光潛博覽群書,最終把美學定為終身奮鬥的事業。導師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對,告誡道:“美學是一個泥潭,玄得很。”他扪心自問之後,覺得那怕一生陷入這個泥潭也認了,再次立下座右銘:“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第三次是三十年代回國任教,朱光潛為自己定了六個字“此身、此時、此地。”如果說第一次是做人求學之志,第二次是事業抉擇,那麼,這回是實踐原則:此身能做的,決不推诿;此時該做的,決不推延;此地當做的,決不等待。
朱光潛很喜歡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