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橋是我國四大古橋之一。“湘橋春漲”,為潮州八景之首。
湘子橋
湘子橋,簡稱“湘橋”。橋名湘子,昔時潮州人認為“韓湘造橋”,這是一樁神奇的神話傳說。
韓愈治潮八月,見惡溪溪面廣闊,波濤洶湧,渡長而舟少,人多而舟小,人民過渡艱難,遂決定建一座橋橫貫東西,使交通方便,減少民苦,造福後代。
韓愈因建橋之事,與侄孫韓湘商議。湘子道:“溪闊橋長,獨力難成,我僅能營建一半。”韓愈深深地考慮到:工程浩大,剩下一半橋梁,必須請大颠禅師相助,才能解決。于是即發書命人帶去。潮陽靈山寺大颠禅師接到韓刺史來信,得悉邀請協助造橋。師本欲往,因求學者多,不能分身。乃推薦潮州開元寺廣濟和尚擔此任。韓愈便請來廣濟和尚,與韓湘共商良策。商議結果,在廣濟門樓前劃定橋身線位,韓湘從東面起建,廣濟自西面而築,并約定兩橋合攏日期,看誰建多墩,誰就得勝,樹碑流芳。
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卧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
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曾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創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橋”。 淳熙元年間(1174年)浮橋被洪水沖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創傑閣于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建築,至紹定元年(1194年)曆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等太守相繼增築,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規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
紹熙五年門 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築“蓋秀亭”,并稱東橋為‘濟川橋’,接着,太守陳宏規、林骠、林會相繼增築,至開禧二年(1206年)曆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後,中間仍以浮舟連結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廣濟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規模空前的“叠石重修”,竣工後“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墩十二洞,計長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并于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橋”。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譚綸又增一墩,減浮船六隻,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張自謙修廣濟橋,并鑄造牲牛二隻,分置西橋第八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橋禦水”。道光二十二年門(1842年)洪水,東墩鐵牛墜入江中。
故有民謠:“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樓台二十四樣,二隻牲牛一隻溜”。
二隻牲牛一隻溜
廣濟橋又是現存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
此文章為潮劇百花園原創,特此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