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是我國的最高學曆,最終能成為博士的學生并不多。在大家的印象中,能考上碩士研究生就已經十分的不容易了。
就拿就業來說,企業招收的人才大部分都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要求博士學曆的很少,但不是說博士不好就業,而是擁有博士學位的學生都是“香饽饽”,企業搶不到。
博士生是象牙塔頂端的一小部分人,成為博士意味着一個學生有能力由學習階段進入學術階段,他們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是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港大名譽博士學位引争議,楊振甯與林青霞齊名,是誰在“消費”誰博士是很多學生向往的最高學曆,是真真正正擁有文化知識和學術研究的人,像一些高校的老師必須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才能勝任,大家對博士都帶有崇拜之情。
大家知道名譽博士學位是怎麼回事嗎?這是許多國家通行的一種名譽性學術稱号。中國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的目的是為了表彰在學術、經濟、教育、科學、文化和衛生領域做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社會活動家等。
香港大學今年授予名譽博士學位的人就備受争議,這三位分别是楊振甯、林高演和林青霞,其中楊振甯被授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林高演和林青霞被授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楊振甯的獲獎,大家是無可争議的。
楊教授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世界知名物理學大師,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态物理等領域作出裡程碑性貢獻。香港大學授予楊教授名譽科學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在學術界的重大貢獻。
林高演博士任職多家知名企業,具有超過48年銀行及物業發展經驗,也為學術方面做出過重大貢獻。林青霞,大家就更不陌生了,作為知名演員,曾是無數人心中的女神,獲獎無數,而她在文壇上也取得非凡成就,至今已經出版了4本散文集。
引發最大争議的就是林青霞的入選,大家覺得“林青霞的學術水平和楊振甯完全不是在一個檔次的”,這是在“消費”楊教授的個人成就,來給其他人增光添彩。
一位是學術屆的“泰鬥”人物,是真真正正為大家做過貢獻的教授學者,一位是影視圈的“大姐”,而且在淡出娛樂圈後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堅持讀書,還有文章被收錄進教材裡,也是十分的利害了。
兩位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根本不是誰在消費誰。名譽博士隻是香港大學頒發給個人的最高榮譽,授予的對象也是對社會思想、文化有貢獻的人。
“榮譽博士”隻是一種稱号,區别于真正的博士生,大家要分清榮譽博士和博士生并不是同一類人,香港大學也曾經授予過馬雲、姚明等社會名人這個榮譽稱号。這個榮譽博士更像是一種表彰的手段,獎勵這些人在某一領域取得的成績。博士确是需要真正的學曆和學術研究做支撐的,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得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許多大學都喜歡授予一些名人這樣的榮譽稱号,其實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名人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其中不乏有上學的學生,這樣在“名人光環”的影響下,就會有很多學生在高考之後報名該高校。
另外高校在“名人光環”的帶動下也能大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對這些社會人士也是有好處的,這些人是很看重高校給予的這些榮譽稱号的,這樣在自己的履曆上就可以加上某某高校榮譽稱号, 能得到高校的認可在心理上的滿足是其他無法比拟的。
有些博士可能覺得,我辛苦學習和研究這麼多年,才拿到博士的畢業證書,現在我還在小小的實驗室裡搞科研,而這些人确很容易就得到所謂的“這博士、那博士”的稱号,心理也會不平衡,其實到大可不必,這種稱号和真正的博士生是不能比的,受人尊敬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學生要想考博士,也要早做準備,這條路任重道遠大學生要是有想要讀博的想法,那麼就必須要先考上碩士研究生,我國的學曆晉升是有嚴格等級劃分的,隻要碩士研究生才有資格申請考博。碩士研究生的考試也要提前做好準備,每一項考試都不是容易的。
然後學生要注重科研或者專業技術的研究,也要多多發表論文,考博的時候導師是很看重這些的。如果學生在已申請的學科領域獨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或者取得過國家或者省級以上獎勵,那就會很有優勢的。
最後筆者想說,博士生也是有數量限制的,隻有足夠優秀的學生才能成為這類人。所以有目标的學生,要時刻努力了。
考博士還要做哪些準備,大家知道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