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在全球化大潮的影響下,全球的城市,尤其是那些大都市,是否已經在漸漸趨同?以下的這幾位作家另辟蹊徑,從最具有個人趣味的角度,去帶你走進城市,走近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東京散步
[法] 弗洛朗·夏福埃/著;李珂/譯;南海出版公司;2020-8
[法] 弗洛朗·夏福埃/著;李珂/譯;南海出版公司;2020-8
2006年,法國作家弗洛朗·夏福埃因女友克萊爾前往東京參加培訓,便跟随她一同來到東京租住下來,開始了在東京為期6個月的旅居生活。
他騎着一輛自行車,帶着一把折疊椅,向城市的瀝青路出發,開始了一段浪漫之旅。從池袋到表參道,再到澀谷,造型光怪陸離的大廈、隐匿街角的古老建築、大久保的夏祭慶典、着裝怪異的行人……他通過細膩而充滿童趣的觀察,把他的哭笑不得的經曆,生活的細枝末節,用彩色鉛筆捕捉,畫出了一個與常人眼中不一樣的東京。
夏福埃筆下的細枝末節
夏福埃沒有放過柴米油鹽醬醋茶小日子裡的每一個角落:手創館買的台燈、便利店吃到的冰淇淋、百貨商場挑選的水筆、水果鋪子裡售賣的蘋果……他畫一本正經的工薪族、愛擺架子的高中生、愛炫耀的美女,還有賣大阪燒的女士,也畫租住的公寓、咖啡室、漢堡店、烏冬面館、美發沙龍,還有各地區的派出所……他似乎随身攜帶着一柄特制的放大鏡,生活的每一瞬都被他輕易捕捉、放大,變得意味非凡,變得精彩絕倫。
書中的各區手繪地圖更能讓你大開眼界,瞠目結舌。難怪夏福埃會被警察懷疑為間諜,拘留審訊許久。
一座神社
作者在書中說,這本書裡展現的東京,帶着我在這裡的日常生活中滋養的感情,很抱歉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視角。所以這不是一本純粹的導覽手冊,也不是一部探險記,而是一位充滿個性的作家用彩色畫筆記錄下的奇妙的東京生活,他以别樣的法式視角,為自己的所見所聞配上生動有趣的文字,呈現出了東京獨特的人文魅力。本書曾獲法國國際地理節托勒密獎。
神話之城
席路德/著;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6
席路德/著;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6
作者席路德是一位神話史愛好者,在這本可被稱為是“世界神話旅行手冊”的書中,她整理了七大神話體系神譜,向讀者介紹了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赫梯神話、美索不達米亞神話、印度神話、瑪雅神話、印加神話、南太平洋神話、薩米神話、克蘇魯神話等全球各地的神話,并用20座城市将它們串聯起來,探尋從人類文明曙光中崛起的偉大城市。
她不是在單純地複述和介紹神話故事,而是将把目光投向與神話相關的民族曆史和文化之上,揭露出神話的本質,這也是本書最迷人的地方。神話的起源不是天上,真正的神話起源于大地上人們聚集的地方。當人們建立起城市,開始以自身的行動向上天發問,神話的時代才正式開始。因此作者筆下的神話都圍繞地上的城市展開。
《科幻世界》的主編推薦說:《神話之城》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新意的神話學著作,有料但不粗造艱澀,不但适合神話愛好者,更适合幻想愛好者和普羅大衆,甚至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特别的旅行書,來安排自己的美好假日——捧着《神話之城》徜徉在神話之城,你不但會收獲更多的神話故事,也能比其他人更懂一座城。
特别的是,本書還特别設計有20座城市的所在國家和位置的地圖,32開的開本也便于旅行中随身攜帶。
威尼斯書:水上迷城,夢幻之旅
[澳] 蘇菲·厄爾林/著;朱子儀/譯;浦睿文化·湖南科技出版社;2020-7
[澳] 蘇菲·厄爾林/著;朱子儀/譯;浦睿文化·湖南科技出版社;2020-7
水上迷城威尼斯,她是衆多畫家、作家、名人流連忘返的夢幻之地,提香、喬托、丁托列托為她留下震撼人心的線條和光影,托馬斯·曼、卡夫卡、卡爾維諾、海明威、阿城為她寫下動人篇章。
對于旅居威尼斯二十餘年的藝術顧問蘇菲·厄爾林來說,威尼斯就是第二故鄉。她是澳大利亞知名藝術顧問,也是墨爾本萊奧納多·喬爾拍賣行藝術總監。從青年時代起,她就多次到訪威尼斯,并且連續20年出任澳大利亞駐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代表團成員,對威尼斯,尤其是作為藝術之城的威尼斯,她有着獨到心得。
因此,她筆下的《威尼斯書》便帶讀者展開了一場威尼斯藝術文化之旅,窺探藝術名流們的私藏秘境,飽覽至美風景,深度感受曆史文化與城市魅力,認識一個不隻是“遊客打卡處”的真正威尼斯。在本書中,她不僅分享自己認識的浪漫威尼斯,更邀請多位藝術名流,走進威尼斯尚未被商業浪潮席卷之處,尋訪教堂、美術館、宮殿、酒肆、餐廳和購物天堂,找到重磅的畫作、古老的手藝、小衆的享受、不為人知的去處,還原一個真實、夢幻、古典、絢爛的威尼斯。
書中附有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内部攻略、乘船指南、威尼斯周邊遊貼士等,滿足一個旅行者在威尼斯的所有需要。
史詩之城:在加爾各答的街頭世界
[美]庫沙那瓦•喬杜裡/著;席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4
[美]庫沙那瓦•喬杜裡/著;席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4
離鄉需要很大的勇氣,歸鄉又何嘗不是?
庫沙那瓦·喬杜裡曾随父母幾度在美國和加爾各答之間輾轉,最終在美國定居。他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之後毅然回到加爾各答,就職于《政治家報》,開始他的尋根之旅。在被無力感和不适感擊敗後,喬杜裡再次回到美國,在耶魯完成了政治學博士學位之後,又一次回到讓他魂牽夢萦的城市加爾各答,決定在此定居,并書寫這座城市的故事。
英屬印度首府加爾各答,曾經“帝國的門戶”和亞洲最大城市,印度工業和文化發展中心,誕生了泰戈爾、維韋卡南達、薩蒂亞吉特·雷伊……作為英國人在恒河邊建立的貿易港口,這座城市最初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人們漂洋過海來到這裡,組成一個個社區,并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立業。但邁入21世紀,加爾各答的地位已不複往昔,年輕人不得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去往更為發達的歐美國家。而返鄉的喬杜裡在這座被他的移民父母抛棄的城市,重新審視這個生長于河流和沼澤之間的“昨日的孩子”。
在這裡,他一邊為當地最著名的英文報刊《政治家報》工作,一邊遊走在城市各個角落,撰寫着加爾各答城市街道上每一天經過的人、發生的事。我們在書中跟随喬杜裡穿梭于喧鬧的街頭世界,随他一起越過繁雜的人流,繞過人力車,與當地聲色融為一體。是寫給加爾各答的一封優美、幽默、智慧的情書,充斥着對它細膩的觀察,從城中文化、音樂、電影、節慶到城裡的人和美食,這座城市的節奏自細節處得到完美體現。
喬杜裡的叙述方式诙諧犀利且不乏美感,在其筆下,我們看到的加爾各答非但氣數未盡,甚至還有驚喜連連奉上。比如,他會寫自己接觸到的各路熱情高漲的寫作者們、孟加拉語的地下雜志、文學集會、學院街的二手書店群,以及隐藏在一系列鮮活生動的文藝現場背後的屬于加爾各答的原生魅力:對話、閱讀和詩歌,老派的社交和娛樂方式在這座城市裡仍然備受尊重,并未全盤讓位于電子顯示屏、互聯網和電視節目,這可能是我們在這座城市裡最容易找到的稀缺于整個時代的生活品質。
這是一部關于加爾各答的童話,也是一位文化居間者對自己移民過往和鄉愁的訴說;它不僅反射了一座城市的樣貌,更映照出了個體與城市的糾葛。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劉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