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東西,愈是反複思索,内心深處愈是對它産生有增無減的思念。很羞愧,我說的不是内心的道德法則,也不是頭頂的星空,而是堿水面。它微微發黃,咬口筋道,乃是宜賓燃面、武漢熱幹面、襄樊牛油面、廣式雲吞面等諸多面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夏天吃涼面,其實用堿水面最好,堿的存在調整了面粉的粘度,不易糊在一起,吃起來更舒爽。
到北方生活,對于南方人來說,要付出的代價甚多。失去堿水面是衆多無可奈何落去之花當中的一朵。當然蘭州應該除外,做拉面的篷灰起的作用和堿水一樣。所以實在買不到新鮮堿水面的時候,去蘭州面檔吃一碗勁頭十足的拉面,也能起到療傷的效果。還有一種替代性方案,就是買一包國産的日本拉面,也有一些是加堿水的。不過其中堿水的分量大概要小一些,所以看着顔色還不至于泛黃。最近還最新發現,某港式水餃品牌出的雲吞面,十分适合用來懷念堿水面,煮出來黃黃的顔色,加上醋非常香。可惜就是價格頗高,比較讓人受傷。
最近看的電影裡,對《南極料理人》印象特别深刻。原因就在于拉面在電影裡非常閃亮,日本南極科考隊員們沒有拉面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多麼軟弱的科學工作者啊,我國科研工作者肯定不會這樣!),在拉面被吃完的日子裡所有人都處于脫線狀态。羞澀而義勇的廚師,在氣象學家的幫助下,沒有堿水,用泡打粉代替也和出了有堿水感覺的拉面,拯救了觀測站的科學事業。看完電影以後,立刻沖動地拉開冰箱取出一包國産日本拉面,煮來吃掉。後來看演員的訪談,首映式之後他們大多也都立刻找了個地方,吃過拉面再回家。
因為有堿,所以吃的時候經常需要放醋。我心底裡最美好的面條記憶,是小時候每天早上吃的奶奶煮的面。其實調料非常簡單,一勺豬油、醬油、醋、蔥花和辣椒油,運氣好的時候有豬肉炸的脆哨(用酒釀或者糖醋炸制而成的貴州食物,脆而香)。但是就是有非常濃厚的香味,很久以後,離開了有堿面的故鄉,我才明白,這種獨特的味道,就來自于熱騰騰的堿水面條煮好以後,與醋的相逢。酸堿中和,寫出來好像化學實驗課報告,但聞起來有讓人難以忘懷的味道,很難形容,我甚至覺得有點讓人陶醉。
(腸旺面:面上棕色小粒小粒的就是脆哨,好吃,就是太肥人了,看着就熱血沸騰!)
小時候吃過的堿最重的面條,是貴州小吃裡的當家面:腸旺面。腸當然就是豬腸,旺是豬血或者雞血,另外還要加脆哨,大量的紅油、綠豆芽、蔥花等等,紅彤彤的一碗,非常過瘾。面店桌子上都會放一壺醬油一瓶醋,講究的還會用專門的瓷壺來盛。幼年去街上吃面,爛熟于心的口訣就是“高醋矮醬油”,這樣就絕對不會弄錯。腸旺面的面條是純用雞蛋與堿和面制成,咬來生脆,極之筋道。堿也很多,多到醋一下去會冒泡的程度。我小時候曾經因為迷戀酸堿中和産生的泡泡,猛然倒很多醋下去,一碗面吃起來都是酸酸的。破壞了平衡,也就感覺不到那種中庸之道産生的香味了。
文章作者: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