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原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道德經,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曆史上公認的幾本經典經書之一,他的每一句都有他的深意,他的每一句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生。
損有餘,補不足,什麼意思?
我們好好想想,太陽每天什麼時候最熱?
是不是最接近我們的時候,也就是中午時段,
這個時間段最熱,如果再熱下去,我們受的了嗎?
當強光照射的時間繼續加長,我們将難以承受他的熱。
跟四季中的夏天一樣,夏天熱吧,很熱,
那要是夏天再延長兩個月,人會怎麼一樣,人根本受不了。
這就是自然!
自然是偉大的,自然是神奇的!
當夏季熱的我們難以承受的時候,天氣自然會下降,
當每一天中午熱度上來以後,就會慢慢降溫。
這就是天之道,損有餘。
那,何為補不足?
這就得從我我們中華民族的陰陽學說來談論這個問題,
天有熱,就必定有寒。
太陽最熱的時候,就是寒氣最少的時候,
夏季最熱的時候,就是涼爽最少的時候。
太熱了,損熱,而補寒!
補寒,天就慢慢涼爽。
同理,冬天的時候最冷,
冷的太過了,就損冷,而補熱,天氣又慢慢暖和起來。
這就是道德經講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很多人學習道德經,費盡心機去專研,想去解開道德經的密碼!
試問,你想得到他,就能得到嗎?
道德經,至善,至簡,
仁慈,博愛,微妙玄通!
如果一個人沒有仁慈之心,心胸不夠寬廣,那麼你即使通讀通背道德經,你都很難進入道德經的意境。
我們中華民族的另外一本經文,[易經]更是如此,如果你不夠善良,心胸不夠寬廣,不夠仁愛,
我奉勸很多人,盡量别去讀,要麼你看不進,看不懂,
即使看進去了,也會把你攪的稀裡糊塗,幻覺叢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讀過[易經]和[道德經]的朋友應該有所體會。
那麼,天之道損有餘是對誰說的?
那是對我們所有人說的,
就是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做的太過的時候,反向的後果接踵而來。
這就是自然之道,大家可以去慢慢感受一下,身邊的人和事,你會發覺随着時間的推移,很多事情是否應正了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