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四平新聞網訊(記者孟立君 董衆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伊通滿族自治縣的發展進步,是46萬伊通人的共同願景,是民族團結奮鬥的共同心願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最大限度調動積極因素,為伊通經濟社會發展凝聚人心,彙集民族力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伊通滿族自治縣民族
四平新聞網訊(記者孟立君 董衆赢)“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伊通滿族自治縣的發展進步,是46萬伊通人的共同願景,是民族團結奮鬥的共同心願。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最大限度調動積極因素,為伊通經濟社會發展凝聚人心,彙集民族力量。
以精準促實效 紮實開展少數民族脫貧攻堅
伊通牢牢抓住“發展”這個開啟民族團結進步的“金鑰匙”,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總要求,多點融合,精準施策,力争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探索出一條少數民族“精準扶貧”之路。
伊通民族宗教事務局深入全縣貧困民族村調研60餘次,摸清了各村資源禀賦、發展需求和産業發展方向,篩選出适合當地持續發展的扶貧項目。投資100萬在伊通鎮關家村村部附近的一塊廢棄地落實光伏發電項目,年收益達14.4萬元,每年可為全村7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分紅2057元;在西葦鎮孤山河村自籌50萬元的情況下,投入發展資金70萬元,以村民入股的合作經營模式落實木耳種植項目,共建5座大棚,為全村119名貧困人口帶來脫貧的希望;營城子鎮打草村黃牛養殖、伊丹鎮六家村平菇養殖等13個生産發展項目陸續進入收獲期;闆石村水泥路、營城子鎮橫河村橋等19個基礎設施的建成,讓11913名群衆踏上了愛心橋,走上了幸福路。
以發展促繁榮 高起點開展民族文化保護傳承
伊通滿族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縣級滿族博物館,近年來,伊通縣先後對博物館進行多次改建、擴建,展館規模、館藏滿族文物種類、數量和質量位于全國同級博物館前列,對伊通滿族文化對外推介的名片效應不斷強化。2010年,與東北師範大學合作成立了東北師範大學滿語言師資培訓基地,舉辦了7屆滿語班,培訓滿語教師300餘人次。目前,已在全縣15個鄉(鎮)、2個街道共28所學校開設了滿語初級課程,形成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的完整滿語學校教育體系,2萬餘名學生初步學會了說滿語、寫滿文。
系統梳理伊通古迹、民族、節慶活動民族特色手工藝和飲食,開展保護性影像記錄,策劃拍攝22集電視記錄片《走遍伊通》,擴大伊通滿族文化的影響力。積極推進“民族文化 ”模式,以民族文化為引領,引導、扶持一批具有價值性、稀缺性和發展潛力的民族特色産業。滿族婚慶基地、滿族特色飲食基地、滿藥開發基地和滿族食品基地等一批既有造血功能,又有輻射傳播能力的民族文化産業基地陸續建立起來。
以實幹聚人心 高标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
認真學習研究《吉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辦法》,着力促進優惠政策轉化為發展助力。兩次收集全縣各部門對實施民族政策的意見,彙總上報到省民委,促成了省民委來伊通調研,對民族自治地方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扶持、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降低項目配套資金、财政轉移支付等方面給予了積極回應。
助推涉民族企業加快發展。幫助芮來滿族服飾有限公司争取民貿民品優惠政策,近三年來企業共享受國家貼息貸款5000多萬元,節省利息150多萬;幫助大孤山溫泉項目召開伊通滿族文化研讨會,為企業發揮民族文化優勢獻言獻策;幫助伊滿小東屯農家院、玉竹園滿族食品有限公司申請産品升級和文化打造專項資金,經過省民委驗收,被挂牌為省級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傳承基地。結合鄉村振興,協調謀劃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伊通鎮建國村、新四村,靠山鎮靠山村,河源鎮榆樹村,西葦鎮長泡子村已入圍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候選名錄。
以創新為抓手 積極實踐民族事務社會化治理
以服務為中心,以社區為依托,建立“少數民族服務窗口”“少數民族咨詢服務台”,成立社區志願者服務團隊,切實幫助解決少數民族在務工、經商、就醫、就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營造各級群衆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積極與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和代表人士溝通,加強教育、引導和培養,充分發揮他們在聯系群衆方面的橋梁紐帶作用。
目前,全縣共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1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單位2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點13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1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2人。2017年8月,伊通被省民委确定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今年6月,通過了省民委驗收,現已上報到國家民委。
30年來,伊通始終将推進民族團結放在各項工作首位,将民族工作緊緊圍繞建設富裕、文明、美麗新伊通這個中心,立足本職,凝聚力量,不斷譜寫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壯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