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硯,
長這個樣子,
見過的書家不多
筆墨紙硯,為文房四寶,其功用品質,向來為文人所重視。對文房四寶的品質的要求,可“精良”二字概括。好紙好墨,自古難得,一方好硯更是價值千金。
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過一方漢硯。這也是,甘肅現存曆史最久的古硯之一。其價值早已超過千金。
1.一腳踢出五千年前顔料闆
聽一個朋友,講過一個故事。說來話長,那年,在洋芋地裡,他一腳就踢出一塊馬家窯的顔料闆。
朋友家在洮河邊,小時候,和幾個朋友,到洮河邊一個山崖邊閑逛。那是,一塊挖過洋芋的地,坑坑窪窪,高低不平,走的磕磕絆絆。忽然,就遭遇一場意外驚喜。他一腳踢出一塊石闆,撿起來一看。有意思了,比巴掌大一點的石闆,一大半的地方是紅色的顔料,細看,上面隐隐有磨損的痕迹。那時候,他們不懂,便随手扔到了田埂上,以免來年,耕種時,壓着苗。
多年後,他喜歡上了文化,且以文化為業。忽然,想起被他踢出來的石闆,原來是一塊馬家窯文化的顔料闆。再去,那塊洋芋地找,早已黃鶴袅袅,不見蹤迹了。
洮河流域,孕育了多個史前文化,其中有距今五千年前馬家窯文化遺址。在一些博物館,人們還能看到石制顔料闆。古拙的石闆上,暗紅色的色澤,讓人一眼就望不掉。
顔料,伴随着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發明發展的。大約在八千年時,彩陶就出現了紅黑兩種不同的顔色。在甘肅大地灣等地,發現的距今八千年前的彩陶,上面用紅黑兩色着色。此也被視為,中國書畫的起源,紅者為丹,黑則為青,後來青才成為黛色。人們把中國書畫成為丹青,也與此有關。
2.“硯”,石頭上可見
有顔料,就要有研磨器。人類最初掌握的顔料,全部來自自然界。研磨器是必須要有的。最初的研磨器,隻是平闆式,到後來随着時代變化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就是硯的出現。
在古文字中,研、硯并用。許慎的《說文》中也同時錄有“硯”與“研”兩字。《漢書》雲: “宣帝微時,少與張彭祖同硯席書。”《漢書·薛宣傳》曰:“下至财用筆研,皆為設方略。”可見,在漢代兩種硯并行。
不過考察研、硯兩字的構成,就能發現,這兩種硯的區别。 硯,從石,從見,見亦聲。“見”意為“讓人看到的”,石頭上的東西,讓人看到的。研,本意是細磨,從石從開,所研的東西大家能看到,自然是平闆的石頭上研磨。此外,平闆研磨,必須配有研制子,磨墨的用具。古人嘗言:“凡研墨處,不必硯,但可研處,即為之爾。”由此來區分,研,多指平闆石頭用研子研磨,而硯則是研磨出的墨,大家看到,石頭上見墨。這也是漢代兩種硯的區分。
3.漢硯為何用龍裝飾
省博展出的那方蟠螭蓋三足漢硯,一眼看到,就覺得它長的很奇特。整個硯,由硯和蓋組成,蓋高7.6厘米,底高4.8厘米,蓋徑13.4厘米,底徑13厘米。硯蓋為圓雕互相盤繞的雙螭,頸下透雕成孔。螭(chī ),是龍的一種,龍生九子,螭即為其中之一。它是一種無角的龍,嘴大、肚子能裝水;古人常用來,制作宮殿排水口,或者為泉水的水口,後來人們說的水龍頭,其實就是由它演變來的稱呼。漢硯蓋上用它來裝飾,顯然也是取它腹大,能容水,希望研墨時出墨快,出墨多。此硯蓋,四周斜面陰刻二虎和斜平行線紋,曲凹處殘留朱紅色痕迹,可見是人們用過的一方硯。整個硯,硯面平整,略高于邊沿,硯底三足正面浮雕熊首,為漢代硯台的佳品。
一個必須注意的細節是,蟠螭蓋三足硯蓋内鑿有放研石的凹槽。實際上說,這件漢硯,除了硯蓋、硯底外,還應有研子。
4.研子漢代石硯的必備
研子就是一塊精心雕琢的石頭。在甘肅省各地博物館參觀,不時能看到漢硯。在敦煌一博物館,有一方漢代石闆硯。有一個讓遊客很納悶的奇怪現象。硯邊上,有一塊精心打磨的石頭。
這件小石頭,一頭正方形,一頭圓形。很多人不明究裡,不知道它是幹啥用的。其實,這就是研子。漢代墨的制作工藝尚不太成熟,制作的丸墨,比較松散,雖然能捏住一頭研墨,但遇到散了墨粒,就沒有辦法了。這時,就要發揮研子的作用。人們捏住圓的一頭,用方頭研磨墨粒。
在平常使用中,用研子在硯面上研墨,不用時,就将硯蓋蓋上,以防灰塵落入,或者墨蒸發過快。
5.美女畫眉毛,離不了硯
唐代孫過庭在其《書譜》中,将書家書寫發揮的條件,分為五合五乖。其中有五合:第四合為紙墨相發,即紙墨俱佳、相互映發,寫出的作品錦上添花。第四乖為:紙墨不協、器不稱手,寫出的字,自然難以說好。
寫字,紙墨要好。墨好還不行,必須有一方好硯台,才行。好硯,不可得。好硯難得,主要是好石頭難得。
漢代除文人寫字用的硯以外,還出現了一種黛硯。這種黛硯,其實是小一點的闆硯,主要是漢代女子畫眉毛用的。如今有眉筆,古代有也不例外,愛美之心古今一體。
硯在古代是人們必備的生活器具。可以說,漢代硯普遍使用。唐宋發展到到一個高度,出現了端硯、歙硯、洮硯等名硯。明、清兩代,硯的品種繁多,功能各異,材料各不相同。
6.五千萬年形成洮硯石
中國三大名硯——洮硯,就出自甘肅的洮河流域的卓尼洮硯鄉。
我曾經去過,洮硯石的産地。洮河從岷縣茶阜以下,到岷縣維新鄉一帶,地貌上大體是黃土高原的面貌,是一種平緩河谷。随着地形的變化,它逐漸進入高山深谷的狀态。這種狀态也是一種從黃土高原到青藏高原的過渡。
順洮河而下,十多公裡處就是洮硯鄉了。大約三十分鐘後,我們就到了洮硯鄉。從路程上看從岷縣茶阜到九甸峽口,洮河在大地上劃出的倒“L”走勢中,洮硯鄉恰好位于中腰。鎮子很小,一條公路從中穿過,民宅、機關、飯館散落在公路的兩旁。
喇嘛崖是洮石的最早發現地,順着鎮中的公路,一直往前就能到喇嘛崖。出小鎮,大山如牆一般向我們直逼過來。路傍着洮河,順着山勢而行,路上經過的兩個小村,村民多以洮硯為生,家家戶戶的牆邊擺放着洮石。
洮石的形成要遠遠早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距今三四百萬年時開始崛起,而洮硯的礦帶早在四億年前開始形成,其過程長達5千萬年,在三億五千萬年左右時結束。這一時期是古生代的泥盆系,洮硯石是一種由沉積在水盆地中的細泥型物質形成的頁岩。
想不到,堅硬如銅的洮硯,其前身竟然是細泥。想想看看,細泥經曆數億年的時光鍛造,化身為堅如銅鐵的洮石,而曾經的盆地,也随着地殼的巨大變化,逐漸隆起成為今天的高原。這是怎樣的滄桑巨變?
7.洮硯,蘇黃米蔡的最愛
在甘肅還有栗亭硯、嘉峪石硯。栗亭硯産自徽縣之伏鎮、栗川等地。宋代米芾《硯史》就有記載。嘉峪石硯,産于嘉峪關市,石出河西走廊中段的黑山,又稱嘉峪山。據說有1700年的曆了。
洮硯在唐代就有記載,在宋代列為全國名硯,蘇轼、黃庭堅等人對洮硯贊譽有加,留下了諸如“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澤筆鋒利如錐”的名句。黃庭堅寫詩《以古詩謝王仲至惠洮河砺石、黃玉印材》:洮砺發劍貫虹日, 印章不琢色烝粟。 磨砻頑頓印此心, 佳人詩贈意堅密。佳人鬓雕文字工, 藏書萬卷胸次同。 日臨天閑豢真龍, 新詩得意挾雷風。 我貧無句當二物, 看公倒海取明月。黃庭堅将一方洮硯贈與蘇轼。蘇轼非常喜歡,當即書寫了《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并讓人镌刻于硯台之側,銘曰“洗之砺、發金鐵。 琢而泓,堅密澤。 歲丙寅,鬥南北。歸予者,黃魯直。”晁補之,字無咎,在自己的洮硯之側镌銘文:“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鸲鹆,何以易之,鴨頭綠。”
在古代,交通不便,好硯難得。各地都有産出石硯,隻不過有的流傳下來,有的消失了。在武山就出過石硯,而在華亭,有地名曰“硯峽”,可見,此地也與硯有關。
硯是文人的必備,好硯難得,難怪,蘇黃米蔡,得一方好硯,而留下千古傳奇。
王文元原創作品
請關注 請轉發
版權已保護,謝絕轉載, 盜用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