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會有春節吃餃子這個習俗
為什麼會有春節吃餃子這個習俗
更新时间:2025-04-04 11:20:26

餃子是一種深受國人喜愛的傳統食物。餃子現在是北方人不可或缺的過年食品。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曆史了。

為什麼會有春節吃餃子這個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1

餃子

餃子經曆了漫長的發展曆史,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時期稱“馄饨”,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馄饨”,宋代稱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據說餃子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為什麼會有春節吃餃子這個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2

餃子和張仲景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最遲在明代已經出現。根據文獻記載,我國民間過年吃餃子的習俗至遲在明代就已經出現了。明朝沈榜着《宛署雜記》載:“元旦拜年,作匾(扁)食。”清代,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得到延續并固定下來。清史有關資料記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饽饽,舉國皆然,無不同也。”這說明過年吃餃子,在清時已成共俗。

老百姓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肴。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餃子。過春節吃餃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

為什麼會有春節吃餃子這個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3

手工餃子

按照民俗的解釋,“除夕”這一天是人、鬼、神交戰之日,因此,必須要人人參與,能獲得來年的吉祥平安。在除夕的交子時分,人吃了餃子會通身添力,然後,男女老幼齊鳴鞭炮,幫助天神除掉厲鬼,再虔誠地貼上新的竈王爺畫像,并在财神爺和竈王爺的畫像前供奉上以餃子為主的美食,取意來年平安吉祥财源滾滾之意。

餃子餡也有很多象征意義,比如芹菜餡即勤财之意故為勤财餃,韭菜餡即位久财之意故為久财餃,白菜餡即為百财之意故為百财餃,香菇餡即為鼓财之意故為鼓财餃,魚肉餡即為餘财之意故為餘财餃等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成都市中心城市公共服務設施
成都市中心城市公共服務設施
封面新聞記者朱珠8月30日,記者從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2020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情況通報》,在全國31個省(區、市)共110個監測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高分位居2020年度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總體滿意度第一...
2025-04-04
江蘇異地商會會長座談會
江蘇異地商會會長座談會
2019-01-3121:51|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張銀燕吳昱燊蔣超今天(1月31日)下午,深圳市溫州商會年會在溫州市人民大會堂召開,近800名在深溫商濟濟一堂,共叙鄉情,共話家鄉發展大計。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出席會議并講話。市領導餘...
2025-04-04
小花後來怎麼了
小花後來怎麼了
最近古偶裡的一匹黑馬大家都看了嗎?譚松韻和鐘漢良出演的《錦心似玉》真的是好蠱人。這部未播先火的電視劇可以說是彙集了許多小夥伴的注意力了,兩個年齡差不算小的主演在沒開拍時就引起了不少網友熱議,你别說,還真的是沒讓人失望。光是前兩天登上熱搜的譚...
2025-04-04
産科建檔檢查哪些項目
産科建檔檢查哪些項目
産科建檔須知早孕時産科就診後,憑早孕B超報告單(有胎心、胎芽、孕周)核對孕周,并确定為宮内活胎者,攜帶母子健康檔案(孕13周以前社區保健醫院辦理),由接診醫生審核登記。核發“登記成功”條後,準備以下材料(1-6項準備齊全後才可建檔):1.醫...
2025-04-04
雪紡吊帶連衣裙夏季高級感
雪紡吊帶連衣裙夏季高級感
連衣裙是女生非常喜愛的一款裙子,連衣裙有着非常悠久的曆史,從第一款連衣裙誕生到現在,款式和風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穿上身那股優雅的味道卻是始終如初。不同年段的女生穿連衣裙會有不同的時尚氣質,年輕女孩穿連衣裙,特别青春、特别有朝氣,熟齡女人穿...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