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氣囊已有幾十年的曆史。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安全氣囊的專利就已經出現。直到1973年,第一個安全氣囊才出現在奧茲莫比爾量産車的方向盤上。後來,通用汽車也配備上了安全氣囊,但最初的目的是取代安全帶。随後的1980年,奔馳S級轎車将安全氣囊添加到輔助約束系統中。第一款配備駕駛員和乘客安全氣囊的車型是1987款保時捷944 Turbo,而側氣簾和膝部氣囊則在九十年代出現。
直到現在,奔馳S級和福特蒙迪歐配備了安全帶氣囊,以減輕安全帶的沖擊力。行人安全氣囊則來自路虎發現和沃爾沃V40,這種安全氣囊放在發動機罩的頂部,當汽車撞到行人的時候,這個氣囊能夠減輕沖擊力。那麼最新的安全氣囊技術是什麼呢?一家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ZF)公司表示,在汽車門檻那裡設置一個外部安全氣囊,可以将車禍造成的傷害嚴重程度降低40%。
ZF說的這種外側安全氣囊主要是用來減輕側面沖擊力的,它在容易遭受撞擊的門檻那裡。當汽車側面可能遭受撞擊的時候,這個氣囊能夠在15毫秒内展開,最終就像是一塊大枕頭,形成額外的潰縮空間,以此緩和側面沖擊。
按照這個理念,汽車需要一套檢測系統,在碰撞發生之前就能夠檢測到這種危險,并且提前做好準備,展開外側安全氣囊。
事實上,這是有點難度的。汽車的系統如何判定汽車要遭受側面撞擊呢?它和安全帶收緊裝置或者懸架調整裝置不同,一些車型在快要遭受側面撞擊的時候,此側的懸架會升高,安全帶會收緊。即使側面來襲的汽車最終刹停,差幾毫米就撞上了,此時懸架升高,安全帶收緊,這是毫無成本的。同樣的情況,本來兩車沒有撞上,但枕頭大小的安全氣囊卻爆開了,最終導緻兩車間接性接觸,這是一個損失。
如果兩車接觸了才爆開安全氣囊,這已經晚了,所以設定好汽車的系統是一個問題。不過,ZF認為,由于激光雷達、超聲波和攝像頭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可以完成這項工作。所有的這些傳感器能夠識别出重要的細節,然後做出相應的反應。就像是自動駕駛汽車一樣,一旦系統設置完美,它的反應将會完美契合實際情況。但在系統設置完美之前,我們是不會看到它的。
根據ZF的外側安全氣囊的概念,這個安全氣囊長約為2030毫米,高約為530毫米,寬約為380毫米。氣囊的大小将根據安裝車輛的大小而改變,但作為參考,這個裝置的重量約為5.9千克。整體來看,這個大小的安全氣囊能夠在15毫秒内完全展開,确實令人印象深刻。這個技術也越來越接近現實,要配備在新車上面,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有許多人還在幕後完善這項技術。
車叔總結:當涉及汽車安全的時候,車叔認為,做得再怎麼過都不為過。如果讓車叔來預測,這個外側安全氣囊可能會随着電動車的大浪潮一起到來,屆時,我們的用車環境将變得沒有排放,沒有事故,這是和諧交通的一個願景。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