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十二地支作為一種序數系統,古人既用來表示事物的序列關系,也表示天地方位。
天文學史講,人類對子午線的第一次實測,是由中國唐代僧人一行實現的。子午線,采用了十二支的兩支做方位标志。子為正北,午為正南,子午線是縱貫南北的經線。這條“方向線”,帶着生肖文化的烙印。
關于十二支的方位意義,另有重要的兩支:卯和酉。它們被用為正東、正西的标志。
縱的子午,橫的卯酉,漢代《淮南子·天文訓》把它們稱為“二繩”。“二繩”垂直平分,形成十字交叉,可以設想它們将一個圓等分為四,也可以設想它們将一個正方形等分為四。于是,不論是天宇——古人設想天圓,還是大地——古人設想地方,都可以用這“二繩”來縱橫,來分割,來定位。“二繩”撐起了方位系統的框架。在這框架間嵌入其他地支,形成十二支列據一方的格局,天空和大地便都有了十二等分的方位刻度,它們是:北方亥、子、醜,東方寅、卯、辰,南方巳、午、未,西方申、西、戌。
古人以十二支分割空間,又以十二支分割時間。在分解“歲”這個時間單位時,十二支表示十二個月份。地支充當時間刻度,一如鐘表的表盤。在分割周天、劃分空間方位時,地支充當方位符号,也如鐘表盤上的刻度。古代的曆法,将這兩種“表盤”重合起來。月份與方位總是一緻的。統一兩者,并在“表盤”上充當指針的,是北鬥。
這種曆法設計,反映了古人對于時空的宏觀把握和抽象思維。因此,它并不圈于天文曆法範疇,它也走入了生活,成為古代術數家占驗時日、推演吉兇的理論依據。古代術數家的占驗工具——栻,形象地表現了這種思維所描繪的宇宙模式。“栻”由圓形的天盤與正方地盤構成。安徽阜陽出土的漆木栻,天盤中為用做指針的七星鬥勺,兩圈文字,裡圈列正、二、三……十二個月,外圈列二十八星宿名。地盤自内向外作三層排列,第一圈天幹,第二圈地支,第三圈二十八星宿。試的這種結構,反映了北鬥星在古代宇宙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對于北鬥,今人耳熟能詳的是它的定位作用,認準了它便不會迷失方向。古人還把它作為重要的授時星辰。北鬥七星若勺,天樞、天璇、天玑、天權四星組成勺身,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組成勺把,即鬥柄。古人發現,鬥柄的指向,一年繞天一周。于是,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确定季節,這就是《歇冠子》所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一歲四分,有了四時。這就是四季。再細分,即十二月份。《淮南子·天文訓》描繪:“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
鬥柄像一個勻速轉動的指針,十二支為靜止的方位刻度。
鬥柄所指,稱為“建”。鬥柄指寅為建寅,建寅的月份被确定為歲首,古人便講正月建寅。辭舊迎新春節時,人們愛說一句“鬥柄回寅天下春”,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建寅之後,鬥柄移至下一個刻度,時序建卯,到了二月;再移,鬥柄指辰,已是建辰三月……旋轉的鬥柄,沿着表示方位的十二支刻度,穩健從容、不舍晝夜地移動着。葉綠葉黃,寒來暑往,時光推移,歲月更叠。十二月建,就是十二支紀月。
建辰之月、建已之月,簡化後,爽爽快快地叫辰月、巳月。
下期繼續請加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