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獨特個性?世界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不穩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對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能力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然而,目前學校在情感教育方面至少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沒有足夠重視從人的情感維度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其二,對學生的情感經驗重視與發掘不足學生良好的情感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系統性、整體性和全時空的教育和熏陶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培養情感能力,教育路徑包括但不限于課程、人際關系和活動維度,提升教師自身的情感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培養學生獨特個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學生獨特個性
世界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不穩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對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能力的重要意義更加凸顯。然而,目前學校在情感教育方面至少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沒有足夠重視從人的情感維度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其二,對學生的情感經驗重視與發掘不足。學生良好的情感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系統性、整體性和全時空的教育和熏陶。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培養情感能力,教育路徑包括但不限于課程、人際關系和活動維度,提升教師自身的情感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能力,為學生提供情感能力的範型
情感是人的言行的底色,屬于人的精神的深層結構,相對更為穩固。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會産生榜樣示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能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教師本身的情感素養和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科的情感、在學科教學中表達情感的能力,教師對學科本身蘊含的情感、價值和觀念的理解與外化能力。
第一,教師自身的情緒、情感素養是其行為的底色和基石。教師自身的情感能力包括教師情緒的穩定性、情感表達的自然性、情緒的控制和調适能力、情緒情感的自我表達等。教師情感外在表達為表情、體态語言、口頭語言等。如果教師的表情是微笑的、和藹的、平和的、慈愛的,那麼學生的情緒也是輕松愉悅的。
第二,教師的課程教學的情感素養及能力。教師本身對所教學科的熱愛甚至癡迷、執着的情感,對勝任該學科教學的自我肯定的積極體驗與表達,對學生有強大的感染力,具有有效的情感傳遞和分享作用。這一情感不僅傳遞真理的力量,也具有信念和信仰的力量。
第三,教師對學科本身所蘊含的情感教育價值内容的自覺與表達。教師要敏于捕捉、善于挖掘、主動建構,結合學科史實與栩栩如生的人物進行延伸和拓展性介紹,将其自然而藝術地呈現與表達。例如,優秀人物、革命英雄等都是具有良好精神品質、情感能力的榜樣,可以用于學科教育和道德教育,需要教師具有高度的專業敏感性和道德自覺。
知識學習過程總是彌漫着情感,學習者的情感便成為其價值好惡的标識器。人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會有一系列情感性特征,這些特征會直接或投射性地表達出來。對于學生的這些情緒情感,教師應有能力察覺并及時給予幫助。教師要以充滿情感的、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構成對學生有意義的豐富的情感事件,成為學生情感學習的範型。
建立學校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信任關系,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與氛圍
學校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信任關系構成學生教育生活的情感環境。信任不屬于理性和非理性(情感)兩個極端中的任何一極,情感和理性在信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教師需要積極做出行動,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是德育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是德育過程的簡化機制。愛和信任是學生獲得安全感的基礎,教師應努力使學生感受到愛和信任。這是滋養學生努力向上生長的情感力量。
教師對于學生的信任的建立包括三個階段:一是人格型信任。在師生交往之初體現為一般性的信任關系,即一般表現為相互認可和接納,而不是提防、對抗和鬥争。二是認知型信任。就教師而言,認知型信任是教師基于對學生可信任度的理性認識和判斷,即充分了解學生以便充分預測學生的行為。三是情理交融型信任。長期的交往實踐使師生之間産生了情感聯結,信任者通常不再考慮對方在某一事件中的可信任性,因為雙方建立起了比較堅實的情感基礎。學生的成長恰恰最需要這種安全感與信任感,或者說免于恐懼的情感。
第二,學校管理者對人際信任關系的建立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學校日常生活由制度和管理等諸多要素構成,其中,管理對于人際信任關系起着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好的管理導緻好的關系,反之亦然。能夠帶給學生信任與安全的學校人際關系,是彼此尊重、自由、平等、具有教育性和發展性的關系。
為了建立信任的人際關系,校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校長應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二是建立相應的制度和可以信賴的管理團隊;三是完善班主任的選拔和評價制度;四是提升校長和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五是要注重在學校物質環境創設中營造溫馨包容且具支持性的情感環境;六是要強調管理者對教師困境的理解與專業支持,注重對教師的精神和情感關懷,要讓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制定學校的發展願景。總之,校長、教師如果能夠以學生的感受為主線反觀自身,那麼學校内部的信任關系就容易建立起來。
設計難忘的活動,深化拓展情感經驗
關注學生的情感經驗、體驗,可以設計令學生難忘的活動。當前學校德育活動設計遵循“生活教育”的理念,然而生活不是籠統和抽象的,而是豐富多樣的、生動具體的,兼具适應性與超越性。教育者既要回到學生所面臨的時代生活、社會生活,又要聯系學校生活、集體生活包括班集體、小組集體的生活,也要關注家庭生活、網絡生活;既要聯系學生能夠理解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還要關心學生的情感世界、理想生活、精神生活。
第一,生活經驗是情感經驗尤其是情感能力形成的現實基礎。個體生活經驗以生命、身體作為媒介和載體,為個體情感與健全人格生成提供基本的生命架構;它與個人的情感經曆和體驗相連;它是個人欲求的重要衍生地,是個人表征和形成價值傾向的重要标識器。生活經驗與學生終身發展相關,個體生活經驗有持續性,也有斷裂的可能。在學生個體生活經驗的非連續性發展中,教師要走進學生個體的心靈,傾聽他們内心的聲音,喚醒他們潛在、沉睡的生命情感、自覺意識和道德信念。
第二,設計令學生難忘的活動,深化拓展學生情感經驗。教師應創造包容性的情感環境與情感氛圍,不忽視任何一個學生,做到這一點,至少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尊重個體情感經驗的客觀自在性。每個學生的情緒、情感經驗都有其由來、有其道理,對此教師要尊重、傾聽和理解。二是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表達,促進情感經驗的深化與外化。學生可以把情感經驗“轉識成智”,将感受、情緒體驗,通過觀察、反思、抽象概括等學習與實踐體驗過程,轉化為智慧、品格與能力。情感類活動經驗具有一定的内隐性,适當程度的外顯表達有助于隐性經驗顯性化。表達自身的感受、體悟,需要經過思考、反思和确認,這是對個體經驗的鞏固。對傾聽者而言,其經驗、體驗、感受存在差異,構成了經驗的增值與拓展。
第三,依據情感四分法設計專門性的情感教育活動。朱小蔓在《愛的聯結:朱小蔓演講錄》中指出,情感教育主要關注兒童情感的四個維度,即情感狀态、情感品種、情感品質和情感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緒和情感知識,學生可以從認識、命名情緒與情感品種開始學習。例如,學校通過戲劇、辯論、道德兩難讨論法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正義感。有了正義感,學生更易于辨别是非,減少校園欺淩現象的發生,有助于社會更加和諧、公正、美好。此外,也可以進行其他的專題活動,如組織深入理解愛國、羞愧、自尊、自信、敬畏、同情、利他、關懷等情感品質的活動,組織有助于提升學生情感識别、情感調控、情感表達能力等的活動。
第四,情感教育是一個涵蓋教育活動全域、全程的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在學校教育倡導“五育融合”的當下,情感教育既不與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的某一種教育相對應,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單獨存在,而是作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機制滲透于諸育,發揮黏合劑的作用,使“五育”實現功能性的統一,助力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英國哲學家羅素在《我為什麼而活着》中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文明高尚的情感在人的一生中都發揮積極引領作用,以情感文明統攝下的情感教育思想指引學校教育,是培養高質量的人的重要路徑。
(作者單位系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部重點項目“中小學教師情感表達研究”[DEA210330]成果。本文吸收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小蔓生前的學術成果,謹以此文向朱小蔓教授緻敬)
《中國教育報》2022年07月14日第6版
作者: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