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掌管人體的内分泌和外分泌水平,能夠參與到消化的外分泌過程,同時也能分泌出人體所需的各項激素,調節機體的内分泌功能。如該處出現了炎症,稱之為胰腺炎,而發病原因是因為胰腺合成蛋白酶的機制出現了障礙,而導緻胰腺處充血發生炎症。
若急性胰腺炎症細胞不能及時排出,就會朝着慢性胰腺炎的方向發展,導緻胰腺功能完全失去作用,進而誘發更多疾病。
★胰腺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伴有疼痛感
胰腺炎發作時間長且劇烈,尤其是腹部會出現脹痛或者鈍痛,而胰腺神經與腸胃神經相連,因此因為劇烈的疼痛感會導緻患者食欲下降,生活質量也大打折扣。
●體重短期内下降
當胰腺炎症因子出現時,會降低胰腺酶的分泌量,而導緻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攝入機體的營養物質,身體也會缺乏很多必要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呈直線下降趨勢,因而體重會在短期内直線下降。
●胰島素水平異常
患上胰腺炎後,受損的胰腺細胞不能快速發生反應去調節胰液分泌不足的情況,因此就會讓代謝出現異常,導緻胰島素分泌量降低,從而誘發糖尿病,若因為胰腺炎而患上糖尿病,那麼将終身伴随注射胰島素或者終身服藥,嚴重打擊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暴飲暴食容易誘發胰腺炎
●飲酒
衆多臨床數據顯示,誘發胰腺炎的主導因素在于膽細胞被破壞,在膽結石症中有75%的患者同時患有胰腺炎,其根源是因為膽總管和胰腺管相連,膽位于胰腺前端,因此一旦膽總管因為産生膽結石而出現堵塞的情況,就會讓胰腺功能受阻。
膽結石的發生又與酒精攝入過度有直接關系,酒精會刺激腸胃分泌大量胃酸,機體就需要分泌大量的膽囊素和胰泌素來平衡胃酸過度增加,當頻繁出現該情況,胰腺的外分泌就會過度增加而誘發了胰腺炎。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由于暴飲暴食而導緻血液代謝循環變慢,而出現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血脂會刺激胰泌素的增加,同時也會導緻膽汁分泌異常,進而更進一步的導緻機體總體代謝失常,引發胰腺炎。而在高血脂症人群中,孕婦群體則會因過度進補,營養飽和溢出,而誘發胰腺炎。
胰腺炎的發作在節假日最為多發,因為節假日胡吃海喝最容易增加代謝負擔,導緻肝膽、胰腺等器官分泌紊亂。
●腸胃感染
暴飲暴食後的腸胃活力較低,很容易發生細菌、病毒感染,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病毒随着血液進入到淋巴處,繼而跟随代謝系統流轉到胰腺,從而導緻誘發胰腺炎。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暴飲暴食容易緻使腹壓增加,高濃度的膽汁流到胰腺處導緻胰腺泡破裂,誘發胰腺炎。若胰腺血管被胰腺梗阻堵塞,會讓胰腺血管内外壓強失衡,負壓會讓胰腺蛋白酶滲透進入胰腺間質中,進入淋巴導管,從而引發缺血性胰腺炎。
★如何治療胰腺炎?
●保守治療
在生成膽結石後,會約有25%的結石進入到膽總管,随後進入腸道,若<8mm的結石可被機體代謝出體外,因此若屬于輕型胰腺炎,通常先采用簡單的保守治療。
另外, 可以以輸液的方式來補充适量電解質,配合止痛藥物治療,能夠緩解腹痛,消除胰腺病竈炎症。在得到正确且及時的治療後,患者通常可以痊愈,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也無需定期複查,隻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即可,以免未來再次出現胰腺外分泌不足的情況,進而導緻腸胃及膽囊進一步受損。
●抑制蛋白酶分泌
對于較為嚴重的胰腺炎患者,可通過服用抑肽酶、H2受體阻滞劑等藥物抑制胰蛋白酶的分泌。或者也可采用胃管減壓來吸出阻礙物,以緩解腸胃脹氣,改善腸胃的血液循環。另外,還需要讓患者在治療前期禁食,避免刺激腸胃消化及肝膽代謝,應給予患者腸外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營養補充。
●抗生素治療
對于重度胰腺炎患者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療,抑制腸道内菌群感染,可幫助減少胰腺蛋白酶的分泌,讓腹痛得到緩解。若是胰腺囊腫、胰腺組織壞死等多種對患者産生生命威脅的胰腺炎,在抗生素使用未得到緩解後,應盡早采取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胰腺炎複發?
●拒絕酒精
已經經曆過胰腺炎的患者,受損的胰腺細胞雖然得到修複,但是依舊有重新激活炎症的可能,酒精可直接作用于受損胰腺細胞,若再次飲酒會增加複發的機率,因此拒絕酒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護肝膽和胰腺。
●清淡飲食
重口味刺激類食物會再度讓胰腺蛋白酶分泌失常,再次導緻胰腺總管發生堵塞,因此最好做到清淡飲食。在康複初期階段應給予低脂半流食,如湯類、粥類、低脂或脫脂奶類,以少食多餐的原則進食。完全康複後,應采取低脂飲食,避開生冷、油膩等易引發腹脹及增加代謝負擔的食物,早餐多吃流食,午晚飯合理搭配葷素,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同時還能維持正常的胰腺調節功能,避免再次誘發胰腺炎。
●加強運動鍛煉
胰腺炎的誘發與機體抵抗能力不足有關系,若增加運動鍛煉,可以減少病毒、病菌對受損的胰腺細胞發生進攻,減少了被感染的機率。但是應避免大量高強度的運動,避免過度消耗糖原而導緻運動後暴飲暴食。在胰腺炎恢複期間可适當做低強度的運動鍛煉,促進腸胃排空減輕腹腔壓力,對胰腺炎恢複有很大幫助作用。
針對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癌和胰腺癌家族史者、長期飲酒者都應密切關注自身胰腺健康,每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檢查,以規避胰腺炎帶來的風險。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若有疑惑請去正規醫院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