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可還記得快應用,快應用是2018年3月20日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九大手機廠商基于硬件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應用生态,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即點即用,享受原生應用的性能體驗。後來一加、海信、中國移動終端也加入快應用生态圈。
聽起來是不是像微信的小程序?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小程序和快應用都無需安裝,「用完即走」就像我們浏覽網頁一樣,不再大量占用我們的手機内存。
小程序是基于微信而運行的,主打「用完即走」的理念,而快應用的框架深度集成進各廠商手機系統中,根據快應用的官方描述,快應用擁有更底層的系統能力,交互也更流暢,是更優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但兩者目前的發展卻是冰火兩重天。
我們不用去看絢麗的數據報告,誰擁有幾個億的點擊量,幾個億的注冊量,我們從自身出發,不論你是小米用戶,還是華為用戶,又或者是其他安卓用戶,你用過幾次快應用?很多人可能隻是聽說過快應用而已,但是小程序的應用率确是非常的高,比如逛街自助點個奶茶,基本都是小程序下單。
小程序為用戶提供了很多的線下和線上的入口,雖然是「用完即走」,但是用戶體驗還是值得點贊的,微信又有着龐大的用戶基數,配合微信支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合圈。隻是微信安裝包和占用空間越來越大了。
而快應用目前的入口主要集中在各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内,比如小米應用商店的快應用在一個二級頁面上,其實這也沒什麼,即便是使用微信小程序,也需要先打開微信,搜索相應服務才可以使用,但問題是快應用的體驗太差。
快應用的優點在啟動速度上節省了時間,隻要你的網絡沒什麼問題,基本上1-2秒打開,相比APP啟動慢不說,加上開屏廣告使用5-6秒的時間很正常,我們的時間就是這麼被浪費的,要知道浪費别人的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雖然快應用的理念是“享受原生應用的性能體驗”,但實際上卻大相徑庭,比如新浪微博快應用,浏覽的内容相比APP差了很多。
騰訊新聞的頁面采用的是大字報,整的手機像是個老年機,并且騰訊新聞的回複功能跳轉的是網頁,做的并不是真正的快應用。
快應用的出發點是好的,或許是礙于各廠家的競争關系,又或許是其他的原因,快應用并沒有掀起一番熱潮,反而即便是廠商自己的應用,也沒有完美匹配快應用,快應用的發展隻能是越走越尴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