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認為,進口越野車賣的太貴了。
進口越野車定價最合理的時期,就是第一批中東陸巡進入國内的時候,一台4.0L排量的低配陸巡隻要40多萬,普拉多的價格更低。
大約是2014年左右,那個時期的進口越野車價格非常合理。
但随着一幫銷售商的應炒,以豐田LC車系為核心的日系進口越野車價格開始失去理智,價格從40多萬漲到60萬,随後漲到80萬、100萬甚至120萬。
短短8年時間翻了幾倍。
價格暴漲的背後暴露的是幾個問題:
- 國内市場越野玩家多了起來,在有限的日系進口車供應量下,讓市場失去平衡,供需關系被打破自然有了炒作的空間。
- 日系進口越野車的價格有最早的參考點,虛高這個客觀事實一定無法被忽視。
- 國産車這個最善于攪局的選手看到機會,“把外資品牌價格打下來”,應該是為了幾年的發展方向,畢竟當下外資品牌溢價能力太強。
國五國六切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在排放敏感度上稍微差一些的日系車并沒有為越野車準備經濟實用性小排量引擎,所以在三年前日系越野車集體退出國内市場。
這給了國産越野車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過去幾年,以北汽、長城為主導的國産越野車開始在30萬級越野車市場瘋狂運作。
成功的車型已經在市場中立足腳步,BJ40、坦克300、坦克500、BJ60四款車型分布非常合理,價格從15萬集中在35萬,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越野需求。
滿足一部分消費者“城市越野”的視覺需求,也滿足了一部分長途穿越需求,同時也滿足一部分消費者西部走一走的越野訴求。
目前的天花闆車型必然是坦克500與BJ60兩款車型。
大概率,尺寸再大的越野車不會出現,因為超過5米的尺寸已經是設計極限,再大的尺寸就要給越野帶來負面的機械負擔,這兩款車型已經能夠在尺寸、動力、空間、舒适四個方面帶來優秀的體驗。
同時,基于中國市場優秀的新能源轉型方向,這兩台車型還擁有外資品牌所沒有的科技認知,人機智能、車機智能、萬物互聯、智能駕駛幾個維度站在了行業越野天花闆位置。
這也意味着,其實坦克500、BJ60這兩款車型已經能夠在使用上做到最好。
而回頭看這些車型的價格,30萬左右就已經有如此的産品表現力,以此為參考分析日系越野車,陸巡這樣的産品價格明顯溢價太多。
日本市場銷售的陸巡折算價格也不過30多萬,中東市場定價則在30-50萬左右,國内市場定價目前卻已經超過百萬。
理性分析,國内市場銷售的陸巡,最理性的價格也應該是在50萬左右。
原因很簡單,因為陸巡在國内出現過40多萬的定價,新款車型的确定價更高一些,但絕對沒有百萬定價的支撐點,同時海外市場定價也都在50萬以内,即便作為進口車型成本更高,但15%的關稅又能增加多少成本?
而我希望看到的是,國産越野車強勢之後讓所有人都能夠清醒:越野車這個東西,其實沒有賣到百萬以上的資本,尤其是懸挂着牛頭車标的豐田越野車,就算品質再好,它也隻是在日本賣到30多萬的産品。
,